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的建立与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1 道试题
1 . 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应依次填入(     
春秋战国→囗→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囗→唐→…→囗→明→清
A.秦、宋、元B.隋、东晋、元
C.秦、隋、元D.隋、五代、宋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模拟历史试题(二)
2 .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繁荣与开放C.由分裂走向统一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北朝:北魏

唐朝五代
南朝:宋齐梁陈十国
A.北魏改革 民族交融B.开凿运河 创立科举
C.定都建康 开发江南D.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开创了“开元盛世”
C.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隋朝是继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它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隋唐盛世的基本格局。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历史事件
589年隋朝统一
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627645年玄奘西行
641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755-763年安史之乱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全国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的特征。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小阳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589年”“大运河”“科举制”等资料,他研究的历史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王朝通过行政区划对地方实施有效管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河流河道多变,而山脉则呈总体稳定的特征。“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入”是中国历史上两种重要的行政区域划分原则。“形便”即易守难攻,按照地形划分行政边界,虽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但却容易造成凭险割据的问题。因此,便出现了与之相对的“犬牙相入”原则,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相背离。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犬牙相入”原则历史悠久。

——摘编自赵彪《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设置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现实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央政府依据“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入”原则划分行政区域的目的。

材料二   开皇九年至十二年广东地区政区变动情况表

新立州级政区循州、潮州、端州隋初首先设置了两个州,使得粤东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加强了粤东地区的政区力量。其次减少粤西与粤北的县级政区,削减俚獠(岭南土著人群)酋帅的力量,将之前山头林立,豪族复杂的情况进行清理。第三在沿海和南岭增加县级政区,保证海路交通,加强对外联系。
新立县级政区广州南海县、大庾县、新会县;高州吴川县;越州海康县
省并县级政区番禺、龙川、新招、化穆、安乐、崇德、招兴、崇化、安怀、新夷、化召、怀集等

——摘编自李鹏《隋代广东地区政区地理研究——以羁縻式正州为中心的考察》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王朝对广东地区政区改革的措施及效果。

材料三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广东布政使司相同。

——摘编自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年鉴2019》

(3)根据材料三,指出广东省区域轮廓基本形成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元到清代,中央政府对广东地区调整行政区划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如图是通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③处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实力强盛的诸侯国为称霸中原而开始兴建运河。魏国开凿的鸿沟演变为隋唐宋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一通济渠……有的河段与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基本一致。隋唐宋时期,以隋朝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水陆干道构架.……全线贯通于13世纪的京杭大运河对泗水、汶水、卫河和黄河的沟通,……显示出中国运河工程技术在17世纪前领先世界的水平。

一-摘编自谭徐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材料二

材料三   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驿站,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各地,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便利。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和隋朝时期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有何不同?隋朝时期能够修建大运河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隋朝大运河的南北端点分别在哪里?
(2)与图1相比,图2大运河发生了“裁弯取直”的变化。由图2可知,这一变化出现于哪一朝代?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与元朝驿站在作用方面的异同点。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