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制

材料一   两汉至唐朝,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丝绸之路”的奠基者及这一交通开创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划时代的变化”的科技因素。
(2)材料二A段的最高峰处于中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所学,写出这一时期改进耕作效率的先进工具名称。B段商业繁荣发展,四川地区出现哪一新型货币?从A到B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动?
(3)综上所述,概述政治、经济与对外交往的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024-06-10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2 . 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影响着历史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人们起名字时,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材料四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摘编自《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五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丰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春秋时期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2)材料二中的文帝、景帝“与民休息”,是指汉初统治者所实行的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晋末年以来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5)材料五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地区?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6-10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3 . 【创新考法·真实情境】写学习笔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如图是小明学习某朝代经济发展史时写的笔记,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024-06-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湖北省卷第1~3题 中国古代史-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湖北省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为纪念千年前的一个伟大创造,我国发行了如图中的纪念币。它是为了纪念(     

A.唐朝交子的出现B.宋朝交子的出现
C.唐朝铸币技术的进步D.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
2024-06-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关于宋朝经济发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贸易B.北宋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C.发明曲辕犁提高耕作效率D.引进美洲作物玉米甘薯
2024-06-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6 . 社会生活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时代特征,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当年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材质

材料二   休闲娱乐

             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地方,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表演踢球的等。        《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材料三   交通运输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贵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宋代货币材质发生变化的经济根源与技术基础分别是什么?
(2)东京城内“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被叫作什么?结合所学,推断横线中应填写的元代主要艺术形式。
(3)据材料三,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4)服饰服装也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结合所学,举出一例,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或原因。
2024-06-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宋史·食货志》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     
一交一缗,……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交子的出现
A.完全替代蜀地的铁钱B.反映宋代商贸的繁荣
C.有利于海外贸易发展D.得到中央政府的认证
2024-06-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
8 .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摘编自《汉书》

(1)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聂耳创作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他在音乐创作中,既吸取了外国音乐的因素,又充分运用中国民间劳动歌曲、山歌小调等形式、结构。他既向已有的音乐文化学习,又直接向生活汲取。如到码头、工厂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亲身体验他们沉重的生活节奏,倾听他们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呐喊和不平的申诉。

——摘编自《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2)根据材料三,概括聂耳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至少两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四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材料四中图三反映了宋代经济哪方面的情况?补充一幅反映该时期农业发展的图片。(用文字说明,例如:宋代《耕获图》)

材料五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前进道路上,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都要发扬光大劳动精神。

——摘自人民网

(4)请结合中国全面建设时期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说明“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2024-06-0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社会生活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时代特征,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当年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材质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宋代货币材质发生变化的经济根源与技术基础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休闲娱乐

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地方。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表演踢球的等。

《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的地位提高,        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2)东京城内“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被叫作什么?结合所学,推断横线中应填写的元代主要艺术形式。

材料三   交通运输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3)据材料三,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4)服饰服装也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结合所学,举出一例,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或原因。
2024-06-0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假如你是生活在南宋都城临安的百姓,可能经历的场景是(     
A.使用纸币会子购买商品B.在街头品尝烤玉米等美食
C.在书铺里翻阅《红楼梦》D.在瓦舍里观看京剧表演
2024-06-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年级中考历史押题测试卷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