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2023-07-25更新 | 153次组卷 | 8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都城——历史发展的缩影

材料一   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北宋时期,开封城市结构突破了唐代长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缚,再次走向空前繁荣,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

——摘自网络


《开封府题名记》碑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开封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碑座呈梯形,碑身呈长方形,丰圆额。碑身单面刻字,碑额篆书“开封府题名记”,碑文内容是从宋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即公元960年,到宋徽宗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共计146年间183名开封知府的姓名、官职、上任年月等。在碑的中部有一处凹痕,凹痕处被磨去的名字是包拯,他革除弊政,执法如山,受到了人民的爱戴,后人在观看时就不由得要去摸一摸包拯的名字,久而久之,包公的名字几乎见不到,只留下了半指深的指痕。除包公外,提名记中还记载有许多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如欧阳修、范仲淹、寇准、蔡襄等等。

材料三   大都的确立,无疑将这座位于传统中原王朝北方军镇与商贸中心的城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庞大的大一统国家的都城和政治中心。从此之后这里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中心,时至今日它的政治地位仍是无可取代的!同时,它成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中心,既有传统的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森林文明的融合又兼具中华文明与中华文明以外文明的汇聚,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摘编自王新迎《忽必烈的抉择: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元代定都》

材料四   南京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旧称紫禁城,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礼制秩序的典范,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开创了皇宫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为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亦突出地表达出封建集权统治唯我独尊的精神。

材料五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1)如此开放的朝代,离不开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唐太宗完善了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北宋时定都开封的皇帝是谁?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中央采取怎样的措施?包拯等文人担任开封府知府得益于北宋实行的怎样的政策?
(3)材料三中这个“庞大的大一统国家”,设立什么机构统治地方的?
(4)根据材料四回答,明朝在思想上如何“突出地表达出封建集权统治唯我独尊的精神”?
(5)材料五中的机构,位于乾清宫西侧的一排平房,有人形容它是“依葫芦画瓢”,这个机构是什么?
2023-09-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大腿)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唐太宗治国“先存百姓”。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对唐朝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   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摘编自《中国网》


(2)根据材料二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2023-02-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蓬莱市(五四学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此史料记载的是(     
A.蒙古族的兴起和完成统一的过程B.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C.女真族的兴起和宋金对峙D.党项族的兴起和宋夏和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史》记载:“(元朝)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上述材料反映了元朝(     
A.驿站四通八达B.海上交通发达C.民族关系和睦D.中外贸易频繁
6 . 西藏和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让我们走进历史,去看看那些“历史的证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人教版五四制《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为加强对“东南的台湾”“西南的西藏”的有效管辖分别设置的管理机构。

材料二:《台湾通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从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摘编自《台湾简史》


(2)材料二《台湾通志》中的话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设置台湾府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大事年表时间

时间事件
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顿“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据人教版五四制《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教材整理


(3)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表现。
(4)综合上述史实,台湾和西藏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当今时代,如果面对分裂势力,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7 .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达
2022-06-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2020年,我们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的基本胜利,得益于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些制度也经历了不断创新和改革的过程。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二:《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2)根据材料二说说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个官职的目的。为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在地方设置了什么官职?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推行什么制度?
2022-12-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历史文献《蒙古秘史》记载,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阿保机D.阿骨打
2022-1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2021-06-23更新 | 1359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