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成祖加强君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中①处是______;《明朝形势图(1433年)》中②处是______
2 . 我国古代都城既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又作为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各民族在这里集结、沟通、交流和融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都城城名、城址简表

时期

城名

城址

备注

大兴

陕西西安

唐(前期)

长安

唐(后期)

洛阳

河南洛阳

五代十国

分裂状态

北宋

东京(汴梁)河南开封

辽曾定都内蒙古赤峰市等多地:

西夏曾定都宁夏银川

南宋

临安

浙江杭州

金朝曾定都河南开封

大都

北京

北京

北京

早期定都南京

北京

北京

——刘武君《中国历代都址变迁与国家经济重心转移》

材料二 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华帝国军事和政治的有机组成,结果中国的首都自然就要向边境移动了。

——【美】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

材料三



明朝形势图

——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阅读材料一,概括隋至清代中国都城的城址迁移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迁都北京对于明朝的利弊。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迁都北京的历史影响。
3 .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厂卫机构的设立、八股取士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统治的腐朽B.思想控制的加强
C.皇权统治的加强D.文化专制的加强
4 . 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建立B.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 . 七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后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1368年,定都应天府B.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实行八股取士
6 .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其共同目的是
A.巩固完善科举制度B.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C.加强对南方的控制D.抵御沙俄的侵略
2021-08-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明成祖设立的特务机构:
(3)明长城东起:
2021-08-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长城的东西起至地点分别是
A.辽东、临洮B.山海关、玉门关C.辽东、嘉峪关D.山海关、临洮
2021-07-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9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扮演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与史实不符的选项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元世祖:“我创立了行省制,实行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
C.明太祖:“我迁都北京,设东厂,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D.雍正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归我掌控!”
2021-07-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爱我北京,爱我中华

材料一 元朝末年,受到常年战乱的破坏,北京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其政治、军事重要性却丝毫没有减弱。当时,明朝政权还没有完全稳定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退守到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一直想打回北京对明王朝构成了最大威胁。为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迁到北京,而南京则变成了陪都。

朱棣做燕王的时候在北京镇守经营二十余年,根基雄厚,对北方的地理人情也相当熟悉,定都在此自然更能巩固统治。朱棣在南京大肆残杀建文帝旧臣,激起了江南各界的强烈不满,朱棣深知稍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可能就会向他发难。而且建文帝一日未见,他的心头大患就一日未除。建文帝在南京根基深厚,朱棣更不愿在南京常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材料二


故宫(见如图)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故宫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处于紫禁城外围,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在建筑布局上,外朝建筑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中心,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外朝建筑高大森严,而内廷则是皇室主要成员生活的地方,位于故宫的后部,其主要建筑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2)结合材料二,在故宫平面图的A、B处填上恰当的名称。

材料三 北京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融合、大交汇之地,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这造成北京文化的丰富多彩,又造成北京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尤其是辽、金以后,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力量强大,南进的政治目的明确,但其经济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北京在政治、军事地位上不断上升,而经济发展却常常出现短期倒退,社会发展也呈现复杂性。

——摘自《张任忠——北京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北京历史文化特点。

材料四 北京历史沿革

燕国都城
广阳郡郡治
西汉燕国都城(前202—前126
燕国郡治(前126—前116
燕国都城(前116—前80
广阳郡郡治(前80——-前72)广阳国都城(前72——-公元8
蓟或幽州幽州州治
蓟或范阳范阳郡郡治
燕京大燕政权都城(安禄山756759史思明759761
蓟或幽州幽州州治
燕京忻津府府治
中都都城
燕京燕京路路治
中都都城
国都
北平北平府府治
北京陪都
国都
北京京师或国都
中华民国北京首都
北平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首都(1949——今)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把①②补充完整,概括北京城的政治地位发生什么变化?

材料五20163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的奥运盛会,向祖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5)依据材料五,说一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理念,请你为北京冬奥会献计献策,提一条可行性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