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考察北京皇宫与民居

材料一元朝末年,受到常年战乱的破坏,北京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其政治、军事重要性却丝毫没有减弱。当时,明朝政权还没有完全稳定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退守到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一直想打回北京对明王朝构成了最大威胁。为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迁到北京,而南京则变成了陪都。朱棣做燕王的时候在北京镇守经营二十余年,根基雄厚,对北方的地理人情也相当熟悉,定都在此自然更能巩固统治。朱棣在南京大肆残杀建文帝旧臣,激起了江南各界的强烈不满,朱棣深知稍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可能就会向他发难。而且建文帝一日未见,他的心头大患就一日未除。建文帝在南京根基深厚,朱棣更不愿在南京常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材料二故宫(见下图)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故宫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处于紫禁城外围,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在建筑布局上,外朝建筑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中心,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外朝建筑高大森严,而内廷则是皇室主要成员生活的地方,位于故宫的后部,其主要建筑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2)结合材料二,在故宫平面图的A、B处填上恰当的名称。

材料三北京四合院这一建筑形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封性、保守性的特点。北京四合院,对内是统一的整体,反映了传统的长幼尊卑的礼教文化。四合院内房屋的分配讲究长幼尊卑,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父母居住。东西两侧的厢房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西侧为卑。同时,北京四台院对外又是封闭的。整体而言,四合院是由四周居住的房屋和中间的庭院,以及将四合院紧密围绕起来的院墙组成的闭合的建筑形式。具体说来,封闭的院墙、高大的院门、双扉紧闭的大门无一不体现了其封闭性和保守性。院墙和大门隔开了人与外部世界,阻隔了居住者与外界的沟通。四合院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保守与封闭的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四合院的特点。

材料四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我国唯一幸存的帝王时代的首都的民居建筑,是八百年古都北京的市井文化的载体。而现在北京至少有 90% 以上的四合院沦为大杂院。一个四合院本来是供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居住的,现在一个院子住上几家、十几家,每家争相搭建小房子、堆放杂物, 于方百计争夺空间,使得邻里关系很微妙,个人精神很压抑 ,家庭生活很不便,四合院固有的优点丧失殆尽。


(4)根据材料四,如何恢复四合院的历史原貌,请你提一条建议。
(5)根据材料二三,说一说故宫和北京四合院在体现中国文化上相同点。
2021-05-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3 . 在中国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往往影响着国家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长官称节度使,兼管营田、民政,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最高长官。(唐玄宗)天宝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唐玄宗天宝初年,国家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发展对唐朝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2)依据材料二指出通判的作用。

材料三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怎样的创新?依据材料分析其意图。

材料四       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图二


(4)依据材料四两幅图片材料指出朱元璋在地方上采取的两项措施。这两项措施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5)宋代及以后的诸王朝再也没有出现问题(1)的局面,综合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10-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一个民族的文化,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与此同时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诗歌“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的诗人是谁?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哪部著作?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指南针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分析火药和火器外传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明朝永乐年间,修建了比南京更为壮丽的北京宫殿。世界上的建筑师看过北京故宫以后,无一不发出赞美和惊叹。这一建筑早已达到最高的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达到任何文化都难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组织方法、构图意念,绝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在技术上、艺术上,它都是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而来的。

——李允鉌《华夏意匠》


(3)根据材料三,以故宫为例,概括古代文化遗产的价值。
2019-10-3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末历史试题
5 .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
A.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B.为了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C.为了巩固刚夺取的政权
D.为了发展社会经济
6 . 明朝建立之初,定都应天府,后来迁都北京。决定迁都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宪宗
D.康熙帝
2019-09-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国古代科技发达,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工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隋朝大运河图》中A处当时称什么?B处是隋朝大运河的哪一段?余杭是今天哪里?
(2)图二赵州桥的建造者是谁?说出赵州桥的历史地位。
(3)图三《明长城图》中的A和B分别是哪里?秦朝长城西到哪里?
(4)图四明北京城是哪个皇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城中心皇帝居住的宫殿被称为什么?该皇帝增设了什么特务机构?
8 .

2019-08-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银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读物认为,明朝是因为食物短缺而灭亡,但事实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官府赋税苛重
B.宦官专权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
2019-06-28更新 | 86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下图是某学习兴趣小组制作的卡片,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推崇儒家学说
B.强化专制皇权
C.加强思想控制
D.完善监察制度
2019-06-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中考最后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