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城和明长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是霍去病墓石刻,_______(朝代)时期,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战役中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北魏帝王出御图》中鲜卑贵族出行穿着汉服,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北魏________(人物)推行的汉化措施;《______》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图B是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而实行________制度的见证,这一制度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材料二   (明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摘编自《明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长城修筑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长城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家室藏稻米丰,男事桑麻女纺织。歌舞升平民安泰,夜不闭户无盗失。路不拾遗人心善……

——杜甫《忆盛唐》

材料二   唐代,真正意义上的火药出现了。之后,火药用途广泛,如表3所示。

应用领域表现
A宋金战争中使用火器和火药武器
娱乐表演放爆竹,以及杂技演出中的烟火杂技等
B《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除湿气等

——据鹿军士《火药》编

材料三   明朝故宫设计建造中的拼合梁柱构件技术是一项重大成果。它通过小块木料的拼合组成可用的大木料,大大节省了用料。在建筑施工中,广泛采用立体模型,这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产物,是为了给皇上御览而制造的。因为需要熨烫,故称“烫样”。

——摘编自宛华《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诗句描述的唐代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填写表中A、B代表的领域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故宫设计建造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初能够建成故宫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都城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从以下都城平面图中获得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唐都长安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B.唐都长安城打破了“坊”“市”封闭分离的格局
C.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明北京城的布局烘托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河”指的是哪一工程?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工程。
(2)概括材料二中图一体现的政治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长城的修筑意图。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工程的共同点。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二十(殷墟宫殿宗庙区主体建筑基址编号)复原图

安阳小屯村东北的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这些大型建筑基址大多为四合院式建筑。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规划宏大,基本上符合宫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格局。

——河南省文物局

材料二   梁思成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指出:“……土和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这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在古代有茂密的森林,有取之不尽的木材,而黄土的本质又是适宜于用多种方法(包括经过挖掘的天然土质、晒坯、版筑以及后来烧制的砖、瓦等)建造房屋。这两种材料之掺合运用对于中国建筑在材料、技术、形式传统之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反映的商朝时期建筑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再举一例中国古代土木结构的建筑并说明其设计智慧。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三)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推选条件:一是突出原创性;二是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三是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材料二   邓小平强调,如果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就得不到改善,“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将以下科技发明创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写序号,多选、错选)任选一项成就,结合一个推选条件,说明其入选理由。(示例除外)
类别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
成就二十四节气、《本草纲目》分类体系____、________、____
①罗盘(指南针)②长城③郑和航海④活字印刷术
示例《本草纲目》
分类体系:《本草纲目》分类方法严谨,更加接近现代的科学认识。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后来陆续被翻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因此,符合第三个推选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的理由。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伟大成就。
(1)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3)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世界最长运河——
(4)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一例——
(5)明朝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前第二次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8 . 某校张老师组织学生以“长城内外•历史记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战争不断加剧。为了彼此设防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斗争,齐、楚、魏、赵、燕等国先后在边境大规模修筑了长城。

——摘编自叶小燕《长城史话》

材料二

——据同杨阳《长城与草原威胁——明代农牧战争、长城修建与气候冷暖变化的关系》

材料三   长城不是一条单纯的墙体,战国秦汉时期与长城配套的设施包括边城、障城、烽燧、邮亭等,构成了烽燧、屯田、仓廪、邮驿交通和野战驻军五大体系。……明代隆庆和议后,马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一些交通便利的边关也逐渐发展成农耕、游牧民族贸易往来的聚散地。“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汉唐以来所未有”。到了明朝末年,“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中原”。这种情况延续到清代。

——摘编自王绍东《论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与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城开始大规模修筑的历史时期,并指出其时代特征。
(2)依据材料二,解释长城修建、农牧战争和气候变化三者的联系。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归纳长城的历史功用。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长城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条秩序线,推动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贸易往来,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后世,长城逐渐从军事防御工程转为对外展示我国形象的文化遗产,象征了向往和平的良好国家形象。

——摘编自魏晓雪、刘丹《文化符号视域下明长城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

材料三   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长城的选址充分利用途经区域的地貌特征,与多种形态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交互。

——摘编自《甘肃明长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长城修建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隋朝大运河和明长城共同彰显的劳动人民的智慧。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建筑·智慧】
古代建筑简介

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其柱式外形以人为尺度,分割秀巧,使人在建筑面前感到亲切。

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这种结构可节约石料、减轻桥重、宣泄洪水,增强美观。体现了中国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探究二【建筑·历史】

《世界遗产名录》简表(部分)

时期国家世界遗产名录(部分)
古代埃及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希腊雅典卫城
中国长城

(1)据探究一,指出两座建筑体现的古人智慧。
(2)据探究二提供的世界遗产名录和所学知识,任选一项遗产说明它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3)综上所述,你认为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各国的文明成就?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华学校等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