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剧的繁荣与书画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5 道试题
1 . 下面对两幅名画的赏析,启示我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是(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图》,是中国文人画,重在写意,以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错落有致,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梵高的《向日葵》,“通过强烈的色彩去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对20世纪法国出现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A.注重情感价值B.了解作者个性C.探寻历史坐标D.学习艺术常识
2024-01-10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制作的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
●汤显祖《牡丹亭》是昆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A.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清文艺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2024-01-03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所示戏剧形式,是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而形成的,最初被称为“皮黄戏”。该戏种是(     

A.昆曲B.京剧C.元曲D.杂剧
2023-12-10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唐玄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周边各族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改正      
(2)从印度引进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改正      
(3)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改正      
(4)汤显祖的《长生殿》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改正      
2023-10-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马紫晨《中原戏曲文化丛书:豫剧》

材料二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

——丁牧著《中国戏剧的历史》


(1)结合材料一概括河南省豫剧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总结豫剧剧目取材方式。
(3)综上所述,请你为河南豫剧的发展建言献策。
2023-10-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冠英中学、辉县市百泉镇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佗——“治未病”理论B.杜甫——浪漫主义风格
C.造纸术——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D.京剧——中国国粹
2023-10-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北片五校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性剧种,流布河南全省及河北、安徽、江苏、黑龙江、甘肃、新疆、台湾等多个省区。据文化部统计,全国共有国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这说明(     
A.豫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B.河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C.豫剧是在吸收多个曲种的基础上形成的D.豫剧在传承过程中,推陈出新
2023-10-22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名校联考中考测评(二)历史试题
8 . 艺术从不同领域折射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据此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
(1)北宋兴起的江西上饶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
(3)《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主要文献。(     )
(4)荷兰画家梵高的《格尔尼卡》,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
2023-10-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三妙初级中学等2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文献中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材料二】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摘编自(唐)陆羽《茶经·八之出》

【材料三】 茶最早走向世界是在5世纪,通过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东亚、南亚、中亚、西亚。……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国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缩小,加之茶叶的药用功效进一步传开,荷兰东印度公司凭借航海优势,从澳门装运绿茶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再转运欧洲,开启了欧洲的饮茶之风。17世纪末起,中国茶逐渐风靡世界。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国茶的特点。
(2)请你再举出一例中国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些什么?
2023-10-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改正。
(1)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________改正________
(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________改正________
(3)北宋的文学家苏轼,词风豪迈飘逸,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________改正________
(4)元朝的昆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
________改正________
(5)明朝后期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窦娥冤》,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________改正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等4地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