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钦天监预测日蚀再一次失验,而徐光启用西洋方法预测日蚀却相当准确。崇祯皇帝力排众议,下诏开设西洋历局,决定引进西洋历法,修改旧历。这表明明朝后期(     
A.理性精神发扬光大B.内忧外患危及统治
C.科技发展跨入近代D.西学东渐影响显现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商朝:甲骨文

B东晋:____

C南北朝:云冈石窟

D北宋:指南针

E元代:青铜火炮

F____:《本草纲目》

H明朝:长城

J____:《大观园图》局部

I清代:京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补全B.F、J处内容。
(2)仿照示例,写出图片A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H所示的“明朝长城”既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也能反映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3)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收并蓄中不断丰富发展”等观点。请你任选一个观点,并提取材料中两个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3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技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同时又指出:“欧洲在16世纪后,就诞生了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类似的现代科学。”这表明明清时期(     
A.统治阶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两朝的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中国科技与思想的发展
C.清代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D.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使然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押题卷(2)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家室藏稻米丰,男事桑麻女纺织。歌舞升平民安泰,夜不闭户无盗失。路不拾遗人心善……

——杜甫《忆盛唐》

材料二   唐代,真正意义上的火药出现了。之后,火药用途广泛,如表3所示。

应用领域表现
A宋金战争中使用火器和火药武器
娱乐表演放爆竹,以及杂技演出中的烟火杂技等
B《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除湿气等

——据鹿军士《火药》编

材料三   明朝故宫设计建造中的拼合梁柱构件技术是一项重大成果。它通过小块木料的拼合组成可用的大木料,大大节省了用料。在建筑施工中,广泛采用立体模型,这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产物,是为了给皇上御览而制造的。因为需要熨烫,故称“烫样”。

——摘编自宛华《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诗句描述的唐代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填写表中A、B代表的领域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故宫设计建造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初能够建成故宫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农民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物候知识。物候知识与气象、天象紧密联系,可被用于把握农时以达到增产目的,如“黄莺儿鸣叫”就是采桑活动时宜的标志。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物候学。

——摘编自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

(1)根据材料一,简述物候知识的价值。

材料二

   唐鎏金银香囊及其内部构造

注:该香囊利用了陀螺仪万向支架原理,无论如何转动,中间焚香的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焚香都不会倾洒;外壳通体镂空,便于香气散出,且可随身挂佩,在唐朝风靡一时。

   北宋青釉剔花倒装壶及其构造示意图

注:该壶利用了虹吸原理,注水孔在壶底,注水时,水并不会从壶嘴流出。水壶翻转后,水也不会从壶底漏出,只有当壶身向壶嘴处倾斜时,水才会自然流出,这增加了壶的密封性和便携性,后来该类壶普遍流行。

——摘编自爱德华·谢弗《撒马尔罕的金桃》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体现出的古代手工业品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
6 . 体会中国智慧、感受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方案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阅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智慧——中医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简述下面两位人物在中医药方面的成就及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价值。

【中国力量——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材料二

   

(2)中国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简述上图A、B两个阶段所体现的“中国力量”的作用。
【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新途径】
(3)识读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方案,大国担当”为题写一篇120字左下的小短文。

图一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图三 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始

图四 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初中毕业生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8 . 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科技文化之光”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科技文化之光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科技与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彰显对人类文明的魅力。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围绕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相关图片进行布展。

(1)请分别写出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及发明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将中国古代文化典型代表整理并绘制出如下图示。

(2)请你依据所给的科技成就解读示例,从建筑、手工业、艺术任选两方面进行解读说明。

领域

解读

科技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来出现了木活字;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建筑


手工业


艺术


【活动感悟】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人类对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创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2024-06-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芒种”指“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主要着眼于(       
A.预测天气变化B.区别季节更替
C.指导农业生产D.安排节日娱乐
2024-06-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与政治联系密切,以官办为主,形成了大一统的结构体系。在应用上,学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实用性很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最终没有形成近代科学。

——摘编谭周性《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19世纪第二次20世纪(二战后)第三次20世纪末
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
特征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分散化

——摘编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成为“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材料三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新华社北京2024年4月8日电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提出建议。
2024-06-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钦州市共美学校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