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工业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中国就提倡知行结合。研学旅行是融社会调查、亲身体验、资料搜集、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华亭学校的同学来到北京,骑行打卡了以下路线。

(1)第一站是现北京大学的红楼,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在此你可以感受到京师大学堂创办时期(     
A.鸦片战争的烟云B.洋务运动的失败
C.百日维新的短暂D.抗日战争的艰辛

华亭学校的同学完成骑行红色路线后,参观了以下三处建筑。

(2)在养心殿,同学们看到一段历史场景的解说,请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
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下诏退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

华亭学校的同学研学旅行从北京来到无锡,参观无锡一棉纺织集团(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申新三厂),了解其发展历史。

(3)华亭学校同学在无锡的研学主题是__________
(4)同学们通过研学旅行,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之路有了深刻的体验,请为此研学旅行撰写一份总结报告。
2024-03-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及资本雄厚的英美等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获利丰厚。同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激发了张謇创办实业的热情,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也得到了两江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官员的支持。1899年

——摘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在中国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当时创建纱厂的资本家中,有很多就是军阀官僚和地主

——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


(1)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结合所学,材料反映出此次运动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能够创办大生纱厂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4-03-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郑观应等人在甲午战前提出“商战”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主张设厂自救,晚清一批仁人志士立足发展实业,争取利权,挽救民族危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是(     
A.实业救国B.变法强国C.民主共和D.师夷长技
2024-03-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可谓是举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那个年代民间有许多人认为开采矿山破坏了风水,男女同在一个厂房工作,有伤风化等等。1873年,山东发现一处砂金矿,官府“恐其滋事”,禁止民间淘洗。英商利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混乱和办事者的愚昧贪婪,骗买了开平煤矿。日本用借款作为套锁,使张之洞苦心经营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成为日本财阀的附庸。


(1)据材料一中的图一,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哪一阶段(写出序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的重要外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图二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的哪一特点?哪一事件拉开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
(3)据材料二概括,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都有哪些?
2024-03-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六十年代,发昌机器厂是由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开始采用车床而出现的。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设立继昌隆缫丝厂,雇用工人六、七百人,产丝精美,获利颇多。两年之后,南海又建立了4家缫丝厂。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二:近代中国面粉国内外运销数量(1913—1919)(单位:万担)

年份进口出口出超(+)入超(-)
1913259.6811.95-247.73
191517.7419.66+1.92
191767.8879.80+11.92
191927.13269.43+242.30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中国面粉的进出口量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4-03-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五里墩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图中两种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汉阳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该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7 . 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家奋发努力,改善企业管理,刻苦钻研本行技术业务,在全国人民爱国运动的推动下,提出“国人愈爱国,国货愈宜精良”“出品精美,创造名牌”,打开产品销售市场。这表明(     
A.民族工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B.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打压
C.爱国情怀助推民族工业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2024-03-04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依据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两点即可)。

材料二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带来的双重性影响。

材料三   2005102620时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他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也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3)荣德生、荣宗敬兄弟的崛起体现了当时的一种救国思想,你知道这种思想是什么吗?一战期间,他们的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是为什么?但到了20年代中期后,他们的企业却有些衰落,这又是为什么?

材料四   1933年,(罗斯福政府)答应把巨额款项分配给数以百万计的生产主要农产品的农户;承担为千百万失业者谋福利的责任;同意进行影响深远的地区性实验;保证拨款数十亿美元以使住宅和农场不被取消赎取权;承担巨大的公共工程开支;为全国的小额银行存款进行保险;并且第一次规定了联邦对华尔街的管制。

——威廉·洛克滕堡著,朱鸿恩等译《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政府经济举措的主要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材料五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宣布最早建成福利国家的是哪一个?西方国家对福利政策做出了调整,依据材料五归纳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材料六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6)材料六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原因有哪些?(原因答出二点)。
(7)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是催生社会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整理绘制

材料二   1895年-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上海武汉天津广州杭州无锡其它
厂矿数549832817161312380
资本额(千元)120288238791724042195791155214226618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归纳材料二,归纳 1895-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4-03-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设立了62家商办企业,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这远远超过中日战前20多年民族资本的总和。缫丝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民族工业资本最多的一个部门。

材料三   1913与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对照表

项目
时间
电力(家)轮船运输(吨)新式银行(家)
数量资本(亿)
1913年18133230151.1488
1919年81287592572.1764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
(3)指出材料三中1913与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3-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