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工业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95年大生纱厂创建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925年大生纱厂无力维持,被江浙财团接办,后落入官僚资本手中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解放战争期间内战使荣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创建者的姓名及创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
(2)请你以大生纱厂和荣氏企业的兴衰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
(3)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保证了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减少向中国出口,列强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钢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竟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1)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得以创办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的历史人物是谁?
(2)根据材料二、概括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荣氏企业发展受挫的原因。
(4)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其探究的主题。
2024-02-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

(1)材料一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洋务运动有何关系?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内因和外因各是什么?为什么说民族工业处于夹缝中生存?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4-02-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桂和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12—1920年,中国新建万元以上工矿企业1048家,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1913—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从约50万增加到260多万。……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发展,代表着新的政治力量的增长,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图示反映的主题。
(2)材料一③处显现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归纳这一基本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有“状元实业家”美誉称号的是谁?
(3)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例,列举材料三中“新的政治力量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的具体表现。
2024-02-2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经济发展、城市变化、教育进步都见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1848年,晚清思想家王韬到上海时惊叹道:“浦江一带,率皆西人舍宇,楼阁峥嵘,飘渺云外。”……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织布局等洋务企业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上海电光公司等。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材料三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从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进入“黄金时代”和出现“日益萎缩”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近代前期上海迈向近代化城市的重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主要出现在缫丝、棉纺、煤矿、船舶修造等业。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压迫,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
承达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裨。”

—摘编自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2)从史料类型角度看,材料二中的如图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材料三   



(3)指出图一中A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24-02-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图二   民族实业家(漫画)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一项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自拟题目,撰写一篇80-100字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过程、影响等角度,加以阐述或说明,表述成文)。
2024-02-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表

以暴力推倒帝制,代之以民国。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1)材料一中的两人都论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同一重大事件,该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各种实业团体如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以及西北等地方实业协会纷纷成立,“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许多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乃至公开斥责大总统,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1921年大中小学生总数超过1911年的一倍,其中女学生增加得更多。

——摘自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事件的主要影响。
(3)上述事件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用“事例—主张—意义”的结构,请举出一例1901年前中国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1927年上海人口统计表(部分)

时间1840189519151927
人口数量52924969191920065732641220

材料二:上海开埠以后,上海的城市经济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上海集中了众多的洋行、银行等商贸组织和机构,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上海孕育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等民族资本工厂建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3)上海城市化是近代中国艰难发展进步的缩影。请再举一例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史实,说明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024-02-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来,浙江的实业家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大胆起用人才,改革企业管理,创造新产品,并努力向当时一些技术要求高、外资控制较严的新兴产业部门(如铁路业、轮船业等)投资开发,从而推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陶士和《近代浙江实业家群体的形成及其原因初探》

材料二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约有60万人,到1919年大约发展到200万左右,成为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斗争意志的先进阶级。

——摘编自韩敏、邵宏谟《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天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的“抵羊牌”商标陈嘉庚公司的“钟标”商标钟既与“中”谐音,寓意中华,又暗示着国人要警钟长鸣,不忘国耻。上海义生橡胶制物工厂广告文字摘录:立志用国货,亦可以救国。救国不要空谈,要脚踏实地做去……

——摘自张竞琼、崔曦文《近代国货服装爱国主义题材广告研究》


(1)根据材料一,简述浙江的实业家发展民族工业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国货服饰广告的特点。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