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8年10月《申报》在上海复刊,一些在抗战前盛大推出的专刊如《电影专刊》等逐渐停刊,新创了《战时青年》《社会动态漫画》等专刊,且原有的《电信专刊》《儿童专刊》等,内容上都转变为抗日救亡主题。材料体现了《申报》(     
A.覆盖面广、报道及时B.关注社会时局变化
C.是近代主要传播工具D.报道内容真实可靠
2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871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2)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
(3)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
(4)1858年,通过《北京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特权。(     )
(5)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     )
2024-03-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辨别下列内容的正误,并改正。
(1)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
(2)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阵地,高举“民主”和“自由”两面旗帜,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
(3)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
(4)陈独秀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字,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
(5)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2024-03-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同文馆,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5)聂耳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了黄河“历经沧桑”的宏伟形象。
2024-03-09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智育联盟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     
A.《申报》B.《民报》C.《新青年》D.《时务报》
2024-03-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
(1)“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护国运动”。
(2)遵义会议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张闻天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
(3)《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4)湖北军政府成立,标志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024-02-2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以报刊为主要媒介的新兴媒介勃兴后,迅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并在社会舆论中处于主流位置,可以实现“上宣国是,下达民情,旁及各国时局”。这表明,近代新闻传媒业(     
A.反映社会现实B.以盈利为目的C.得到各界关注D.专注发表时评
2024-02-19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                 图2 南京路上的行人                 图3 辛亥革命后                  图4 1910年时的车站景象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中国生活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材料二   近代报刊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摘编自《历史必修第二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报刊的作用。
2024-02-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学习历史要分清史实和史论。下面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B.1897年,在上海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C.《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D.《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抗日期间创作的作品
2024-02-18更新 | 10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3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安徽专用)
10 . 近代史上,我国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辨别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辛亥革命后,清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2)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3)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4)1872年创办的《国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5)创办于北京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6)《歌女红牡丹》是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2024-02-1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