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美援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29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一张拍摄于某战场的老照片。该照片最适宜陈列在下列哪一历史纪念馆?(     

A.抗美援朝纪念馆B.雷锋纪念馆C.大包干纪念馆D.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的哪一场战争验证了这一目的?

材料二   毛泽东说:“原子武器出现以后,军队的战略战术和装备都有很大的变化。”然而,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国要不受人家欺负,毛泽东提出,无论有多大困难,中国都“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毛泽东领导创建了尖端武器研制的举国体制,成功地研制了……等高技术武器,使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在尖端武器层面跟上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

——摘自《曾敏李泉霖:毛主席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尖端技术”方面的突破一例。并指出其重大意义。

材料三   20129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001型航母正式交付中国海军,舷号为“16”,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航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001型”航母的名字。
3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近代社会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新思想】

材料一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由此产生的不同历史现象的交叉,开始了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最后三十年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曾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编自[美]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秋收起义
【新政权】

材料三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新征程】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1)列举一例材料一图中①处组织的重要学会名称。这些学会和报刊的创办产生了什么影响?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五四运动完成的“历史转型”。
(2)材料二图示事件失败后毛泽东带来党和人民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标志事件。并分析文字材料中提到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的原因。请为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3)结合材料三中文字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一命题。图A中“美国侵略罪行”当时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指出图B中“贫农分到了土地”的法律依据。并概括两幅图所反映历史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
(4)料四中图C和图D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简述其“新”在何处。“从现在起,党的新使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应如何“继续奋斗”?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九年级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土地改革
1950年-1953抗美援朝
1951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956三大改造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谣一: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要硬,野菜充饥忠越竖。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歌谣二:
手拉着手,肩并着肩。
为了和平,保国保家园。
跨过大河,翻过高山。
我们不怕困难和艰险。
志愿上前线,和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
中朝人民心连心,中朝友谊万万年。

——摘编自《红色歌谣》王焰安

材料二: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主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依据材料一歌谣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选择其中一首歌谣简述其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幅画作所体现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的具体史实。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哪些宝贵经验需要我们传承好、发扬好?
6 . 历经风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我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最严重的问题还有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获取的“战略利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历史时段,说说这个时间段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并分析当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战歌可用于研究(     
A.百团大战的经过B.重庆谈判的意义C.渡江战役的原因D.抗美援朝的目的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真题
8 . 历史包罗万象、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多种多样。九年级同学以“在多样化学习方法”进行了下面的学习。
历史的回声,像一支美妙的旋律,久久低徊耳际,每一个音符都是一段埋藏的记忆。
【阅读·感受文化魅力】
书籍一:《史记》
作者:司马迁
类别:史学
后人评价: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好评理由:
书籍二:《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类别:
经典摘抄: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凡珍珠必产蚌腹……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
蕴含思想:

(1)一组同学走进图书馆,他们翻阅左侧书籍后制作了读书卡,请你按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观影·汲取精神力量】

(2)二组同学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两部影片,请你为两部电影写出简介,并写出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体验·把握发展脉搏】

模拟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
说明: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水道之上,由桥梁专家茅以升、李文骥等设计,苏联专家指导建造
“极速港珠澳”的VR游戏
说明:港珠澳天桥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造的超大型跨海通道

(3)三组同学走进了中国桥梁博物馆,他们穿过模拟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并体验了“极速港珠澳”的YR游戏,写出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变化?
感悟:在身边发现历史,让我们一起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汲取向史而新的力量。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五校联考中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历史试卷
9 . 回望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珍贵档案·承载红色记忆】
                   档案一            档案二
     代表大会定于(1921年)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若是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他还是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

(1)档案一中的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档案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哪一革命道路?

【烽火家书·彰显爱国情怀】

家书一     左权致母亲(1937年)家书二          黄继光致母亲(1952年)
        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

                                 ——《百年革命家书》

             


        


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百年革命家书》








(2)写出与家书一相关的战争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家书二所述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经典照片·记录峥嵘岁月】

(3)从图1、图2中任选其一、介绍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写出事件名称及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答出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记载,到1952年4月,全省共捐献人民币1986亿元(旧币)。工商界以提前完成纳税任务为实际行动,竞缴税款。材料中的“捐献”是为了(     
A.开展土地改革B.支援抗美援朝
C.和平解放西藏D.发展湖南经济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