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材料一   全会提出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任务……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指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和经济措施。

材料二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三   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同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材料一中,“全会”是指哪一会议?为“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回答,深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带来哪些好处。
(3)请写出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2023-09-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中,安徽凤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凤阳花鼓词选段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是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期)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1979年)
A.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有了土地B.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共同富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力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23-09-10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1)观察材料一图表,指出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湖。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3)材料三反映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哪些历史事件?

材料四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粮食产量
1980年5.02亿千克
1981年6.70亿千克
1982年7.15亿千克
(4)根据材料四,指出哪一经济政策的推行直接推动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政策推行的意义。
2023-09-10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按指令性计划安排,大家在一起,由上至下有组织地生产劳动,才能有效率,才能有创造,平均分配才是最公平的。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放权、松绑,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干,这样一些概念和说法出现的频率很高,在党员干部中有广泛的共识,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受到奖励。

材料二

我是一名企业管理者,科学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我是一名工人,靠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的发明创造了社会财富,我也从中体验到个人价值。
我是一名农民,用勤劳和汗水努力耕耘,日子越过越红火。
(1)依据材料一回答,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是什么状况?
(2)材料二表格中的“我”是如何为社会和国家创造财富的?运用材料一的观点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探究内容,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2023-09-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说说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什么成果?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略转变”后首先在农村实施了什么改革措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023-09-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如图:1978年,某地18户农民签下了生死状,摁下了红手印,摁下了农村改革的启动键。“某地”是(     
   
A.安徽凤阳小岗村B.四川广汉西高公社
C.江苏江阴华西村D.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2023-09-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测试题
7 . 我们可以从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中国现代史的学习资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赣州在适应国家计划的要求和贯彻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下,充分发挥现有地方工业的设备能力,适应人民生产与生活需求和产、供、销平衡,有计划地进行地方工业建设。……虽然赣南的工业发展长期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只能形成小而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实力也不强,但赣南人民对发展工业的激情不减,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赣南钨业为代表的赣南工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档案里的赣州|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赣州工业发展》

材料二   1952-1957年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表(部分)

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亿米)38.350.532
谷物(万吨)163921950519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陈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油画)


材料四   过去十年,江西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赣鄱大地“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所到之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1年比2010年翻番。……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功获批,四通八达的开放大通道体系逐步完善,老区开放格局日益优化、开放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中国这十年)江西十年“成绩单”: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1)根据材料一,分析赣州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反映的史实。
(4)根据材料四,总结江西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2023-09-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情评估历史试题
8 . 从2004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20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占全国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为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新中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社会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2000年24915.82253.4
2017年109331.713432.4
(2)材料二中数据的变化与党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该政策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


(3)根据材料三,为促进农村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哪一战略?请你为实施这一战略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3-09-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赞扬大跃进
2023-09-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历史有多种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照片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等。

材料一   下列历史照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大河》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部分)如下:

宋运辉:1978 年高考进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营企业金州总厂,当上了技术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金州总厂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迈入国际市场。雷东宝:小雷家村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承包书。20 世纪八十年代他带领乡亲们创办砖窑厂、电缆厂等。1986 年小雷家村进行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新居。杨巡:个体户出身,一直怀有创业梦想。他从卖馒头开始,后来经营电线、电缆。1992 年他投资建造电器建材市场。1994 年收购木器厂,建设新市场,成为大型民营企业。


(1)请从材料一的照片中任意选取两个的历史事件,并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照片中的历史事件与提炼的主题之间的关系。(要求:主题立意明确精炼;史实选择准确;阐释说明逻辑清晰,表达明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表格。要求:从上述人物的生活经历中提取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并分析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2023-09-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鸡场坡镇鸡场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