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74 道试题
1 . 外交是一个国家的国际交往活动,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屈辱.签约]
(1)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这一条约的签订与哪场侵华战争有关?
[屈辱.抗争]
(3)1919年中国人面对国际上外交的不平等对待,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智慧.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原则?写出在这一外交原则指引下20世纪70年代年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2例。
[跨越.成就]
(5)21世纪初,中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6)综合以上探究,谈谈带给你哪些认识?
2024-04-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中国这一“美好愿景”的是(     
A.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实施“一带一路”建设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4-04-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43批护航编队南宁舰、微山湖舰历时4天多,从苏丹港安全撤离940名中国公民、231名外籍人员至沙特吉达港。除了此次护航行动外,海军还多次出色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     
A.更新武器装备B.维护民族团结
C.改革组织架构D.维护世界和平
2024-04-15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一位同学为制作手抄报搜集到的资料有“歼20战斗机”“战略核潜艇”“东风系列导弹”“辽宁舰、山东舰航母”。据此可知,该手抄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祖国统一、国家富强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C.科技强军、深化国防D.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2024-04-1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浏览图片——探索实践救国】

材料一:

(1)选择年代尺上任意一幅图片编写解说词。
要求:能够较为完整地说明所选图片代表的事件,包括事件的概况和影响。
探究二【阅读材料——力量铸就辉煌】

材料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有何作用?
2024-04-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大国关系影响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向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对新中国奉行孤立不承认、“两个中国”和“政经分离”政策,导致从1949年至1972年23年间,两国政府间并无正式外交关系。尽管如此,两国在民间交往、经贸合作和文化往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62年11月9日,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当年中日贸易额就达到1.37亿美元。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年8月,中日两国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

——摘编自林代昭《中日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2)结合时间轴,概括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的关系。写出1967年对应的事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被一些观察家形容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而独断全部国际问题。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美国并没有更能单方面而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的原因。

材料四   4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称,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的全球贸易增长可能从去年10月预测的4.7%“腰斩”至2.4—3%。鉴于俄乌在欧洲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地位,欧洲可能比世界其他区域经受更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西方对俄祭出的“史上最严厉制裁措施”雪上加霜,导致通胀风暴提前登上欧洲大陆。

——2022年4月17日中国青年报

(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世界各国应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024-04-13更新 | 1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这些思想是新中国坚定走和平外交路线、积极推行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B.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和平外交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D.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
2024-04-13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体现了(     
A.经济全球化体系的逐步形成B.中国加强了与欧美国家间的合作
C.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D.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2024-04-13更新 | 15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战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50年代以后,贸易重心逐渐北移上海。广州这个曾经被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城市,不到10年的光阴便失去了这一位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物资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济封锁”很难获得,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此外,由于国内生产关系的变化,新兴国营进出口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1957年4月,广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广交会成功创办,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广州也再度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龙头。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孟红《追溯广交会二三事》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最重要的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首届广交会创办的背景。谈谈百年以来广州贸易地位的发展历程给你的启示。

10 .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

A. 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距今4300-4000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B.“龙”字的演变

在龙的形象形成之初,龙是炎黄部落走向融合中的化身,龙是可降甘霖带来福泽的祥物,龙是可水陆空行走的神兽。中国龙是中华民族团结进取、奋发开拓的文化.胜射。

秦汉时,龙的形象基本定型。之后,龙(特别是黄龙)被视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明清两朝,由于帝王对龙的垄断,阻碍了龙文化的大众化趋势。

C. 整理自《中国龙文化历史嬗变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价值的实现》
D. 以“龙”命名的大国重器

        

       “威龙”             捷龙三号                    蛟龙号
歼—20战斗机       运载火箭               载人潜水器
1.结合材料 A、B,中国龙文化的诞生、发展的特征有                。(双选, 填写字母)
A.源远流长        B.崇德尚贤        C.绵延不断            D.天下为公
2.材料C中,明清两朝,龙文化大众化趋势被阻碍。这是_________制度的强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3.材料D中,我国在国防、科技等领域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以“龙”为号,有何用意?
4.今年是农历的龙年,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中国龙文化现象。请你推荐一个,并写出推荐理由。
示例:推荐:2024 年央视春晚以“龙行蠡畿,欣欣家国”为主题词。
理由:这寓意了中华儿女犹如群龙腾飞、昂扬向上,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2024-04-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