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8 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为古蜀文明代表——三星堆出土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明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明的典型器具。这三种文化因素集合到同一件器物上,据此可推测(     

A.三星堆是古蜀文明发展的巅峰B.中原文明与古蜀文明相互隔绝
C.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加发达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024-03-22更新 | 11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庶姓寒门,无寸进之路”。自隋唐以来,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也能进入到统治队伍中。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实行
C.文化教育的普及D.重文轻武的国策
2024-04-19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       
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
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
2023-08-09更新 | 62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近似值3.1415926。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
A.王羲之B.祖冲之C.司马迁D.蔡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②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3-06-21更新 | 78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真题(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书法、火药、指南针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B.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D.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2024-06-04更新 | 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这种对立促成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体现了(     
A.经济全球化体系的逐步形成B.中国加强了与欧美国家间的合作
C.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D.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2024-04-13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24年的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惊艳亮相引起全国关注。上世纪30年代的西安也因张杨发动对蒋兵谏,成为中外舆论的焦点。该事件的解决(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D.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2024-05-26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11.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2019-01-30更新 | 3030次组卷 | 154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95年前的今天,一个大雪漫天的冬日,一座背靠青山的四合院宗祠建筑里燃起了一簇篝火,驱逐了冬夜的寒冷,照亮了前路,这就是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这里的“古田会议”(     
A.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从组织上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2024-03-19更新 | 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二)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上述评论中的“这里”指的是(   
A.南昌B.井冈山C.南京D.上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毛泽东曾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核定全国地价,征收地租税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
2024-05-03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鹰潭市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同类史实对比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之一。下面材料反映时期的共同之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
A.以俄国为师,走俄国的道路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024-03-22更新 | 26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3月中考模拟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2024年2月17日,中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是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二是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三是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四是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材料表明中国(     
A.旨在构建与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
B.展现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担当
C.推动了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
D.提升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应对能力
2024-04-10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昆山、太仓、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18年,扎格鲁尔向英国提出完全独立要求
B.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1948年,英国向世界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
D.1993年,欧盟建立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024-04-07更新 | 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长顺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某导游为下列古迹或典籍撰写的解说词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字塔:它体现了古印度国王的无限权力
B.《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长城:现存的长城主要修筑于秦朝时期
D.《天方夜谭》:它是古希腊文学的瑰宝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胡适说:“‘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影响了这一社会风气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牛顿C.达·芬奇D.爱因斯坦
2024-04-10更新 | 10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       
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2023-06-17更新 | 59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欧洲发展史上,有无数次实现统一的机会。其中有法国主导的拿破仑帝国,结果失败;有德国主导的纳粹德国,也以失败告终;而二战后没多久,德国和法国放下宿怨,达成和解促成统一。“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是指(     
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B.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C.二战中德国的侵略D.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2024-05-04更新 | 11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4年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俄国退出战争D.德军突袭波兰
2024-05-09更新 | 55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未来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据记载,二战中,美国援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在亚洲战场中,中国坚持了4500多天,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长达14年,牵制了大部分日军。同时,15万驻菲律宾美军成功拖住13万日军5个月。这些现象反映出(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B.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相互配合,联合作战
D.诺曼底登陆作战共同打击了法西斯集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4. 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提炼几个关键信息:“华为公司的全球战略”“淘宝的海外代购”“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可知,他研究的核心是(       
A.世界多极化B.世界和平与发展C.经济全球化D.全球文化多样性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催生了网约“垃圾上门回收员”这一职业。客户在线上预约后,线下回收人员可上门“取件”,废旧纸箱、塑料瓶、大件家电等都可免费上门回收。这表明互联网(     
A.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并概括该制度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一统”和“思想一统”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哪些因素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材料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自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古代中国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学、科技、水利等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材料五: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举1例)
(6)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主要因素。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近代大清帝国跌落谷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国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装钰《改变中国》

(1)相较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成功“催生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鏊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据材料二及所学,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当时在农村开启“历史征程”的主要举措什么?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试分析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2024-06-04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人类历史发展中总是面临重重危机,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前进。如何应对危机,做出正确的抉择,考验着人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①处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进行“政策调整”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在近代史上,欧洲多次发生战乱,两次世界大战也以欧洲为主要战场,所以欧洲很早就有建立欧洲联邦的呼声。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力大减,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

——摘编自刘梵、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4)综上所述,面对危机各国做出的不同抉择,汲取历史的智慧,面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国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2024-05-25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2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青铜器 单题
2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30.65少数民族的内迁单题
40.65祖冲之和圆周率单题
5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盛世经济的繁荣  鉴真东渡  开元盛世单题
6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70.8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80.8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90.85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单题
10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10.64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程单题
12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30.8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140.65土地改革单题
150.8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60.65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单题
170.65欧盟的诞生单题
180.85古巴比伦单题
190.85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单题
200.65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210.65欧共体的成立单题
220.65一战的背景单题
230.6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单题
24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250.85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27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两个一百年
280.65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