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2855144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并概括该制度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一统”和“思想一统”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哪些因素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材料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自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古代中国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学、科技、水利等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材料五: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举1例)
(6)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山东枣庄·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度或政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它有着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田地间纵横的小路,这里引申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列举“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4)材料四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在中央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在此制度下,最高统治者是谁?
(5)你如何看待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3-11-09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巩固帝国的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法异令,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1)上述哪则材料展示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哪则材料说明了巩固统一措施的背景?
(2)上述材料可以分为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类,说出图片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3)分别说明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的职能。
(4)为改变材料二出现的状况,秦始皇采取哪些统一措施?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何意义?
2017-11-24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论道:“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征战,周天子不能禁止。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的神灵之威得到统一,都设置了郡县。对皇子功臣,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很容易就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异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良策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选译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琅玡台刻石》(图为刻石的拓本)


材料四:“……(统治者)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史记》


(1)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古代哪两种政治体制?其中秦朝政治体制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职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有何积极作用?深圳在秦朝属于哪个郡管辖?秦朝为了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还特意开凿了什么水利工程?
(3)材料三、材料四评价的都是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属于正面评价的是材料几?据你推断,《琅玡台刻石》是用哪种文字书写的?
(4)材料三、材料四中的内容分别是在这个历史人物在世时和死后100余年写的,你认为哪个是在他在世时写的?理由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对于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你认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2-11-17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