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三模 2024-05-23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AB.BC.CD.D
2022-06-21更新 | 175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继承者和代表人物,他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治国思想,下列属于孟子治国思想的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无为而治D.仁政治国
2024-05-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下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
2023-08-24更新 | 76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唐代大诗人孟郊的名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此诗歌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科举制B.三省六部制C.分封制D.行省制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集思广益,减少失误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021-07-08更新 | 1013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示意图能勾勒出知识之间的关系。如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历史上的探索运动
D.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24-05-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如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左图事件为右图事件做了思想铺垫
D.都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2024年被称为“全球选举年”,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进行议会选举或领导人选举,这一系列选举结果,或将给全球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是民主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下面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B.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C.所有的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享有任何权利
D.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的
2024-05-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9. 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2023-06-26更新 | 2322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该作品(     
A.宣扬神权神性,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
B.富有生活气息,充斥着享乐主义风气
C.体现女性之美,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D.塑造母亲形象,彰显着女权主义思想
2024-04-15更新 | 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西藏自治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在物理学科中“W”这个功率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的一位发明家,下列属于该发明家成就的是(     
A.改良蒸汽机B.火力发电站C.煤气内燃机D.汽油内燃机
2024-05-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下表格中,历史材料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
B1921年,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C1926年,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D30年代初,苏联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AB.BC.CD.D
2024-05-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俄国退出战争D.德军突袭波兰
2024-05-09更新 | 56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未来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4.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进程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登陆D.雅尔塔会议
2022-06-19更新 | 10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下图中,一辆小车缓缓地将美国拉出深渊,“小车”指代的事件(     

A.使美国陷入冷战的泥潭B.使美国消除了社会矛盾
C.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D.使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史料研究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献知史】

材料一

秦朝汉朝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说文解字·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西汉在文化、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图文见史】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唐朝社会的特点。

【考古探史】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的考古发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与清朝对西藏地区是如何管辖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元、清在边疆治理上呈现哪些特点?

【以史为鉴】

材料四

(4)请你以“改革推动发展”或“合作实现共赢”为观点,从年代尺所列事件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写出观点和选择的史事,史论结合,逻辑关系清楚,100字左右。注:只写观点与史实罗列不得分。)
2024-05-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某校项目组为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策划推出系列专栏,邀你参与。
前期成果   同学们通过投票选出了一组不同时期的英雄。

驱除荷虏郑成功

抗日英烈左权

抗疫英雄


(1)任务一   提炼英雄标准。要求:从上述英雄人物中提炼出两个共同的优秀品质。
(2)任务二   策划英雄专栏。要求:推介符合下面所给主题及时期的英雄人物一位,并围绕主题说明理由。(提示:推介理由可从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功绩、作用意义等角度进行阐述)
英雄专栏
主题: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代
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英雄:
推介理由:

(3)任务三   跟上英雄脚步。要求:对照英雄事迹,寻找自己的一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内容特征
防御型现代化(1860-1911年)物质现代化的起步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步,中国的社会变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政治现代化的尝试
自觉型现代化(1911-1949年)孙中山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构想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局部的、缓慢变展的现代化
思想上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与不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1949年至今)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探索出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发展。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与拓展
(1)材料一表格中“物质现代化的起步”“政治现代化的尝试”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什么事件?孙中山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做了哪些贡献?
(2)材料一表格中“中国式现代化”阶段,“工业化”的起步指的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例。

材料二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材料二中提到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4)列举两例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举措。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欧美大事年表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美国制定三权分立的宪法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通过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结论正确,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16,17
2
中国近代史
3
世界古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6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西周的灭亡和平王东迁单题
20.8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30.65西晋的兴亡单题
40.8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5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隋灭亡与唐建立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6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单题
7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五四运动单题
8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90.4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100.6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单题
110.65瓦特改良蒸汽机单题
120.6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单题
130.65一战的背景单题
140.4诺曼底登陆单题
15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17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80.4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经过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两个一百年
三、论述题
19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独立宣言》的发表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南北战争的经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