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7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即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汉时期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2)材料二的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
(3)仿照示例,写出材料二图片B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F所示的《步辇图》既能反映唐朝的绘画成就,也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2024-04-2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阶段性检测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牛拉三个犁铧,由一人操纵,滴下种子,并同时握住条播机。”这段史料描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B.
C.D.
2024-04-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阶段性检测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近日,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影片由发生在检察官韩明身上的三个故事串联而成,让人们思考法律是什么,使“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精神被民众熟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韩明的儿子高中生韩雨辰撞见教导主任的儿子张科霸凌同学。韩雨辰帮助被霸凌的同学,继而遭到对方殴打。打斗过程中,韩雨辰不小心打断张科的鼻梁骨,构成了轻微伤……为了给女儿治病,王永强找村霸刘文经借高利贷。还不上钱,刘文经侮辱王永强和他的妻子郝秀萍。看着被凌辱的妻子,王永强冲出去和刘文经扭打在一起。恼羞成怒的刘文经扬言要砍死王永强,随即跑向车里取刀。王永强则抄起一把剪刀,在惊恐中捅伤了刘文经,对方最终不治而亡。随后,检方以故意伤害罪,对王永强提起公诉……最终,在韩明及同事“死磕”下、证人挺身而出、关键证据被寻得等,王永强最终被认定为……,被不起诉,羁押多日后的王永强终与妻女团聚。公交车上,女孩被流氓性骚扰,张贵生出面阻止,遭到对方殴打。打斗过程中,张贵生拿起车厢内的灭火器,将对方打倒在地……最终因故意伤害罪入狱,获刑三年。出狱后,张贵生多次到北京上访。最终法院撤销了判决,并为他补发“见义勇为”奖……

【法律链接】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挺身而出”承担了什么责任?请指出他们承担这种责任的共同来源。
(2)检方对王永强提起公诉适合在下面哪个法庭审理?请你模仿卡片C,为检方书写王永强案件的不起诉意见书。(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包括法律依据、行为性质、处理结果等)

张贵生案件公诉意见书
……起诉书认定本案被告人张贵生违反《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犯故意伤害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应从轻处罚。

卡片C

(3)请联系影片中不同类型人物的行为,谈谈你对“崇尚法治精神”的理解。
2024-04-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八校联考模拟预测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4 . 绘制示意图的作业形式是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请仔细观察下列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课主干知识总结】

(1)图中所示制度是什么?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为该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单元主体结构梳理】

(2)图中①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按照示意图结构,完成②处内容。

【跨单元专题概括】

洋务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罗斯福新政
(3)请同学们参照图9的结构,绘制一个专题示意图。(要求:①从上述7个历史事件中至少选择3个事件,确立专题名称,作为第一级;②以确立的相关事件作为第二级;③以第二级中的一个事件为例,言简意赅地概括其重要影响,作为第三级)
2024-04-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八校联考模拟预测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学者墨菲认为“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宋初书籍多是手抄,刻本少且以官刻为主。北宋中期后,坊刻(书铺商人刻书)取代官刻成为主流,特别是北宋熙宁以后,“禁刻一弛,则私刻坊刻,风起云涌,刻书遍及全国”。上述材料说明宋代(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官营刻书业为主流
C.小说创作蔚然成风D.书籍印刷业商品化
2.宋代时,随着临安城的发展,在它周围数十里内,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市镇(见图)。当时民谚云:“南柴北米,东菜西水。”这些体现出宋代(     

A.城市布局的对称B.中外交通的发达
C.政治制度的完善D.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4-04-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八校联考模拟预测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6 . 水利与社会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智慧。①公元前256年,李冰率众利用水流的自然规律,在竹笼中推放石块,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引入成都平原,并立三石人于水中以观察水位,总结出治水要诀即“深淘滩、低作堰”。②227年,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设堰官,征丁一千二百人护堰。③1877年,丁宝桢等将都江堰分水鱼嘴等全部改用条石修砌,条石之间用铁锭互相闩住,并用桐油、石灰、糯米汁嵌缝。④1938年出版的《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述当时受益于都江堰的田地“计有川西14县之广……约 520余万亩”。⑤1981年至2000年期间,都江堰开始试点建立灌区台账,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禁止岷江上游电站枯水期调峰运行。⑥截至2022年,都江堰灌溉面积达到1130万亩(1亩约为666.667平方米),成为造福成都、德阳等7市40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

材料二   15-18世纪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趋于稳定,人口迅速增长,国家花费巨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以维持农业生产。18世纪以后,中国传统水利研究已经进入总结期,而欧洲城市和工厂的大量兴起,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集中。为保证城市人口健康和工厂的可持续运行,英国政府不得不重新修建水利系统,解决生活用水和货物运输问题。

——摘编自马冲《15-18世纪中国与西技术发展比较分析》

材料二   “黄河宁,天下平”。1994年开工建设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水电史上第一个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4个国家的14个公司和建设单位组成的3个国际联管体中标,承建大坝工程、泄洪系统工程和引水发电系统。引入了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

——摘编自《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
中国智慧·修筑完善:________大国水利·政府重视:_____经济发展·造福千秋: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析15-18世纪中西方水利建设的推动因素。指出水利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体现的时代特征。
2024-04-2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社会试卷
7 . 九年级某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专题史项目化学习,你认为可以搜集以下相关历史人物的史料进行学习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4-2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社会试卷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隋唐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B.马可·波罗来华
C.鉴真东渡D.郑和七下西洋
2024-04-2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社会试卷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23年“淄博烧烤”火出了圈,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演绎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盛况。齐国能演绎“春秋五霸”之首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使用B.改革促进发展C.尊王攘夷策略D.周王室地位衰微
2024-04-2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社会试卷
10 . 中华文明历经朝代更迭、疆域变化,依然绵延不绝。

材料一:

出土与距今约五千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佾(八人一行为份),舞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春秋《左传》

(1)指出“舞蹈纹盆”出土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分析《左传》中舞蹈反应的时代信息。

材料二:

                                                         

(2)请将材料二中三幅地图按时间先后排列(写序号),并给三幅地图概括一个共同特征。③①②;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材料三:有人认为:材料二所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它是一团漆黑,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

(3)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民族关系、文化角度用相关史实反驳材料三的观点。
2024-04-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寒假作业)法治社会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