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铜时代的王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5 道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商君书》中写道:“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A.确立县制B.严明法度C.鼓励耕织D.奖励军功
2022-06-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金华卷)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法与法治 第三次模拟考试
2 . 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
2022-03-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某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请看一副对联:上联是“____灭夏建亳都”,下联是“盘庚迁殷定国疆”。上联横线处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A.夏桀B.商汤C.商纣D.武王
2021-02-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5课 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河南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文物工作五十年》

材料二:如图。


图一青铜大面具
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重131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
图二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

材料三: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和兽骨十多万片,上面刻着很难辨认的文字。经考古专家研究,当时的人们在祭祀、打猎、出征时,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吉凶。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结果刻在龟甲、兽骨上。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就是从这些文字演变过来的。

——摘编自《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吕氏春秋·审分览》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所谓“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种“公作”与“分地”之间的区别,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比没落的奴隶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并从材料二中推测出青铜大面具的生产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很难辨认的文字”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并说明这些文字与当今汉字的关系。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2023-10-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文元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次考试丽丽的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她:“一次失败不要紧,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该老师教育学生的思想来自于(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022-04-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它的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治水”的治水指导思想……以及“砌鱼嘴立湃阙、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材料中的它是指(     
A.灵渠B.都江堰C.万里长城D.京杭大运河
2022-09-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它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它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它是(     
A.毛公鼎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D.青铜神树
2022-10-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8 . 理清朝代或时期的更迭顺序,有利于我们学习历史知识 。下列朝代或时期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起源篇】 材料一: 2021 年 11 月 21 日在国 家博物馆“稻 ·源 ·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 展”中展出台州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炭化稻米,证明了该遗址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 地之一。

【生产篇】 材料二:


【发展篇】 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请回答: 像下汤人一样栽培水稻的是哪一原始人?他们生活在哪一流域? 此遗址距今约多少年?
(2)材料二中的图片最早反映了何时何种现象?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状况并对我国古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2-09-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10 . 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体现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     
A.B.
C.D.
2022-08-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