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铜时代的王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5 道试题
1 . 下图的书法作品是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孙子D.老子
2023-05-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左传》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这里“鼎”的用途是(     
A.兵器B.食器C.炊具D.礼器
2021-02-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5课 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 . 某位同学对历史课本上的“利簋及铭文”图文材料很好奇,学习后知道它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其腹内铭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记述了(     )的过程。
A.逐鹿之战B.牧野之战C.盘庚迁殷D.国人暴动
2023-03-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A.商朝→夏朝→西周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D.西周→商朝→夏朝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2021年3月20日,“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向世人展示了其考古新发现——6个三星堆文化“祭祀坑”,青铜神树、黄金面具等500多件文物,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证据之一。下列符合对三星堆推测的是(     
A.先民主要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B.其鼎盛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
C.商周时期已掌握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技术D.先民创造了同时期最先进最优秀的文明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及其设计理念,据此可知(     
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BEIJING 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

A.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B.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C.中国已建设为体育强国D.汉字发展一脉相承
2022-06-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宁波A-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新成果引人瞩目。经过碳十四年代测定研究,三星堆遗址4号坑埋藏年代大概在距今3148~2966年的时间范围之内。下列历史现象,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青铜制造业发达②用甲骨文记录占卜结果③推广铁农具和牛耕④依靠都江堰灌溉农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初三上】【模拟考】【嘉兴海宁一模】【社会】
8 . 夏、商、西周都曾盛极一时,但最终都没有逃脱亡国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爆发了平民起义B.末代国君昏庸残暴
C.少数民族入侵D.民族矛盾尖锐
2021-02-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5课 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9 . 某学校开展基于博物馆活动的项目式学习,学生需要设计博物馆藏品(复制品)进校园活动,并到各地博物馆参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展馆一:旧石器时代馆

展馆二:___________
   
展馆三:陕西西安的博物馆资源(部分)

老子墓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董仲舒墓

(1)图二所示物品挖掘于图一中哪一古人类遗址(用字母回答)?该物品反映出北京人掌握了什么技能?若要得出“北京人会使用火”的结论,展馆还需向观众提供哪些证据?
(2)从图三所示文物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图四所示房屋与哪一古人类有关?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展馆二命名。
(3)根据展馆三,任选一个资源,参照下列范例,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写一份关于该资源的解说词。
范例:扁鹊墓——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我国多地百姓对扁鹊行医治病感怀其德,为其修建了衣冠冢以纪念他。
2023-10-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文元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材料二:



(2)图一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遭到破坏?这项制度实行的依据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对比图一和图二,写出最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图示社会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2022-12-2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