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铜时代的王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字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三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警报),区域之内,晏如(平静安宁)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卷五十四

(1)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社会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材料三   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指出材料一、二分别佐证了中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
(2)结合材料二,用史实说明秦朝破解两大“难题”之法?
(3)综合以上材料并运用所学,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024-02-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播影响广泛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汉字的造字方式固定单一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5 .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自西周以来立国的基本观念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势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   李斯建议焚烧私人所藏《诗》《书》等典籍,“以古非今者”要灭族。秦始皇批准了这一建议。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1)据材料一,指出将四土四国之地“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否定这一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2)中国历史上在哪一个朝代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对西汉中央政权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影响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中的“臣”指的是谁?秦汉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一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有什么不同?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下表是百家争鸣时期部分学派的部分主张,据此可知百家争鸣(     
学派主张(部分)
儒家以仁爱思想使社会和谐,以德治理念使人民诚服。
墨家以兼爱和自律为手段,推进社会治理。
道家反对统治者不必要、不适当的作为以及过多的指令与干涉。
法家以制度和法律为手段来稳定社会秩序。
A.推动社会流动B.促进文化传承
C.服务现实政治D.表达人生态度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青铜器上刻有的文字,古人称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     
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各个阶段
C.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D.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8 . 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与齐、晋距离较近,而与周天子距离较远
B.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
C.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势力扩大
D.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
2024-02-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9 . 在某校举办的历史文化节中,某班分四个小组以“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战国初期形势图                                                战国后期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部分施政措施

①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术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②汉武帝下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诸侯不得参与政事。
③兴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学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④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府库因而大大充实,财政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⑤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⑥汉武帝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夺爵者达106人。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类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1   《北魏帝王出御图 》                                           图2 《齐民要术》书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表一、表二。要求:仿照示例完成,不得选用示例中的研究主题和材料。
示例
序号

主题

提高儒学地位

序号

主题


增加朝廷财力



(3)根据材料三资料,请你试从政治、科技文化、经济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的。
2024-02-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社会道法试卷
10 . 某校701班同学开展“大道薪火”主题研学活动,探讨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薪火”,感受文明是人类探索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和“薪火”的传承。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1)农业生产工具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请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演变趋势。
(2)某同学制作了上图所示的年代标尺。其中③所处的朝代是时期,并简要说说该时期的特征(至少2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哪项措施对旧贵族利益的打击最大;商鞅后来死于旧贵族的报复,但新法并没有被废止,由此,你认为商鞅变法是否成功,并说明理由。
2024-02-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社会道法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