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正在热播的《锦绣未央》,剧中人物李未央是以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冯太后”为原型,拓跋浚原本是历史人物。请你判断剧中的人物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
2 .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B.王安石变法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
2018-08-17更新 | 4次组卷
3 .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编制户口
2018-12-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
4 .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下列属于汉武帝在“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措施是(     )
A.建立皇帝制度B.建立刺史制度C.颁布推恩令D.推行儒学教育
2019-04-05更新 | 1次组卷
5 . 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
B.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2019-05-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3.3《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
6 . 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迁都洛阳
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颁布“推恩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8-08-17更新 | 2次组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
7 . 5月5日,大连市儒学学会成立,显示出儒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019-10-16更新 | 0次组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
8 . 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当时,对这一现象起到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B.北魏孝文帝改革C.玄奘西行D.文成公主入藏
2019-05-19更新 | 0次组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
9 .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主父偃B.董仲舒C.老子D.孟子
2019-10-16更新 | 0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0.94) |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结果?

(2)材料二中的“卫鞅”指谁?文中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这次变法对这个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从齐、秦两国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18-12-05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