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法律文件摘录

第一章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第六条……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组织团体)之自由。

材料二   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的变化(部分)

角度

变化

工厂

1912-1914为99家,1914—1918年为377家,4年增加了近3倍。伴随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人数量从50万增长至1920年的200多万。

报刊

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多种,截至《青年杂志》发刊,全国先后创办的报刊在1000种以上,许多报纸议论时政,宣传各种社会政治学说。

——摘编自《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三   历代封建君主迭发旨令,厉行党禁。在封建社会的专制政体下,没有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摘自张舒《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之研究》

材料四   革命事业尤在中途,他们便出现小资产阶级和平苟安的根性,反对继续战争,而且反对革命党,遂使全国革命武装和政权完全归入帝政余孽北洋军阀之手。

——摘自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1)材料一出自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根据条文,写出这部法律的名称及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前期中国所产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阐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内在关联。
2024-03-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社会道法试卷
2 . 下图是历史复习课板书设计的一部分。从该板书中可以得出复习的主题是(     

A.民主的发展与中华民国的创建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与民族经济发展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2024-03-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社会道法试卷
3 . 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2024-03-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社会道法试卷
4 . 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卡片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卡片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卡片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影片1和影片2所呈现的史实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油画作品所再现的历史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参照示例分别讲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中的资料卡片,按时序梳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主要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综合评价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Q正传》中写道:“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B.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综合评价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6 .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1)中国各个阶层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将①②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有人认为:③处事件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请指出它的重要成果。
(3)与④处事件有关的北京大学创立于多少年?请用相关史实说明为何“民主、科学”是北大的光荣历史传统。
(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具有什么特点?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城市是有记忆的,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一部史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1860年10月18日联军闯入北京犯下的罪行(第一次沦陷)图二: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第二次沦陷)图三: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第三次沦陷)

材料二   充满故事的南京。“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中国同盟会老会员、辛亥革命参加者林伯渠口述史

材料三   风云变幻的上海

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召开地点都是在上海。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材料四   朝气蓬勃的青岛

《五月的风》
青岛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旅游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建于1997年的“五四广场”,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中的“联军”犯下的罪行是什么?图二中“联军”侵华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图三中的“侵略军”占领北平前制造了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 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说说它为何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图中历史事件的标志意义;谈谈你对“它……是报春的惊雷”的理解。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五月的风”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承载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4-02-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文理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作业回顾社会道法试卷
8 . 下图是张姗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D.新时代的曙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