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5 道试题
1 . 运用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中相关事件和影响,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重大事件影响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北伐战争国民党反动政变的开始
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3-11-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1)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请你根据资料一,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的角度谈谈五四运动如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资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空间示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①地起航的伟大意义。在②地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的③地(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1-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文元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023-11-0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文元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奋斗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四:“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象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中国无产阶级在何时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新青年》的创刊有何意义?
(3)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4)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023-10-3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5 . 习近平在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时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战略转移,万里长征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武装起义,八一建军D.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2023-10-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外国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地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3-10-3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市外国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八年级某班学生以“邓小平光挥一生”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以下是二组学生编写的邓小平不同时期大事记(节选)。阅读大事记,回答问题:

[第一组]:

1920年,时年16岁的邓小平抱着救国的愿望来到法国开始勤工俭学,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接触工人群众,研究工人运动。

1923年,他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他前往苏联继续求学,最终求得救国“真经”:马克思主义。

1935年,邓小平以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他说: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走上胜利道路的标志。

(1)指出邓小平树立救国理想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并分析他取回的“真经”在这一时期中的价值所在。

[第二组]:

1940年,邓小平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1947年,邓小平、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年,中共中央决定发起淮海战役,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

(2)请分别说明第二组大事记中邓小平救国活动的成功之处,并写出这些活动使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
2023-10-2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辛亥革命打开中国历史进步闸门的必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材料一出自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根据条文,写出这部文件的全称和历史地位。

材料二: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的变化(部分)

报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多种,截止《青年杂志》发刊,全国先后创办的报刊在1000种以上,许多报纸议论时政,宣传各种社会政治学说,从而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
工厂1912—1914年为99家,1914—1918年为377家,4年增加了近3倍。伴随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人数量从50万增长至1920年的200万。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摘编自《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2)阅读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历代封建君主选发旨令,房行党禁……在封建社会的专制政体下,没有政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摘编自张舒《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之研究》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阐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之间的关联。
2023-10-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终目标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D.明确了反帝反封建
2023-10-0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法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题
10 . “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原因结果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D中共一大召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A.AB.BC.CD.D
2023-10-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法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