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352 道试题
1 . “交警”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英雄,烈日下,寒风里,迎朝阳,送晨曦,在变幻的红绿灯下,站在小小的岗台上,预防事故,惩治违法,无私无畏的伪人们保平安。下面是交警工作中寻常的一幕,结合图回答问题:

(1)交警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汽车反射的光线,通过折射作用在甲图的[       ]__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交警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_____反射。
(3)警察发现该驾驶员的手臂有轻微擦伤,但已停止流血,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经酒精呼气测试,驾驶员属于酒后驾驶。
(4)交警在检查车辆时,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这证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功能;而后感觉到疼痛,这证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_功能。
(5)乙图是所示的神经结构叫___________,图中d表示_________。若乙图中e受损,在被刺到手指时是否会缩手?_________(“会”或“不会”),是否会感觉疼痛?_________(“会”或“不会”)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目前已抵达空间站与在轨工作六个月的神州十七号航天员成功回合。下图是人血涂片显微观察示意图和人体各结构间的关系示意图。

(1)太空舱内有空气循环系统。航天员呼吸时,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图一中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结合,这些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
(2)航天食品种类丰富,米饭的淀粉在___________被最终消化成___________,经③过程后血液变成含营养丰富的___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太空舱内有完善的尿液处理系统。⑥表示肾小管的___________作用。此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___________再次返回血液。
(4)某同学观看火箭发射时激动万分,促使体内的___________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___________调节外,还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壁内有肠腺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4 . 吸毒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为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某警犬大队成功培训出了中国第一批缉毒松鼠。经过训练,松鼠会在找到毒品后,使用抓挠的方式告诉训导员,此处可能存在毒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是_______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松鼠的嗅觉极好,下图为松鼠鼻腔内的嗅上皮,①为嗅觉神经元的________(填“细胞体”或“突起”),其具有大量分支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推理松鼠嗅觉好于人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训练松鼠识别毒品的过程如下:
I.取同样纱布若干,进行如下分组:
①熏染大麻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②熏染海洛因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③熏染冰毒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④熏染麻古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
将4组纱布分别放入训练装置的4个旋转舱内(见下图1),转动底座,只有松鼠选择带有毒品气味的纱布时,才给予食物奖励。训练次数不低于30次。
Ⅱ.取经四种毒品熏染过的4片纱布分别藏于4个旋转舱的小球下(见下图2),当松鼠找到纱布时,给予食物奖励并记录找到毒品的种类,而后重新藏匿纱布。训练次数不低于30次。

①研究人员进行步骤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的统计结果如下:
毒品种类大麻冰毒海洛因麻古
找到概率65.0%20.0%15.0%0%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个结论提出针对松鼠的下一步训练建议: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三)
5 .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用载玻片盖住小鱼尾鳍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在模拟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实验中,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模拟膈肌舒张
C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时,避免将温度计接触锥形瓶瓶底减少食物燃烧中热量的散失
D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滴加碘液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成麦芽糖
A.AB.BC.CD.D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三)
6 . 小秦因为边吃饭边大笑误将食物吸入支气管。经过医生及时治疗,异物被成功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误入支气管的通道:口腔→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B.气体进入肺的途径: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C.异物被取出体外的途径:支气管→气管→喉→咽→口腔
D.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胰→大肠→肛门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三)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某同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以后滴加碘酒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昨日更新 | 41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大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主题思考】明清时期,我国南方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民们,探索出一种“桑基鱼塘”的生态种养模式: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这种可以将陆地种植与鱼塘养殖结合起来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1.关于该生态种养模式中的几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桑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B.蚕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鱼属于脊椎动物,都用鳃呼吸D.塘泥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2.“桑基鱼塘”,桑茂、蚕壮、鱼肥,是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关于这种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桑、蚕、鱼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B.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C.物质可以多级利用,减少污染D.塘泥肥桑能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加快从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
资料一:广东省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和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州。南岭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维、南方红豆杉等。丹霞山国家公园建设了野生生物红外相机与视频智能监测系统,用来监测野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资料二:广东省完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使广州、深州和肇庆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稳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请回答:
(1)资料一中,南岭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多样性,其实质是___________多样性。黄腹角维属于鸟类,前肢特化成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辅助肺呼吸。
(2)资料一中,丹霞山国家公园监测野生动物的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_法。丹霞山中的南方红豆杉属于_______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3)资料二中,“碳排放”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此气体主要被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所吸收,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在实际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写两点)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生殖及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大猩猩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女性的子宫
C.古人类用火、吃熟食,促进了脑的发育D.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