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着多种多样的价值。它们有的是人类的美味,有的有药用价值,如: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紫菜等是常见的海洋药物;有些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从深海鱼类中提取的鱼油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资料二   由于近海环境污染、掠夺式开发等原因使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减,渔业捕捞量下降,为此,人们采取了休渔、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等方法,补充和恢复海洋生物数量,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料三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要求划定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到2020年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不少于35.1%。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海洋生物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部分。
(2)资料一提及的海洋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具体生物名称):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生物是______
(3)从资料二看,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投放人工鱼礁可改善特定海域的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体现了环境______生物。
(5)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______。(请据以上资料回答一条)
2023-03-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
2 . 我国宣布“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加碳汇。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主要有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分别称为“绿碳”和“蓝碳”。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1:“绿碳”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如扩大森林绿地面积、保有健康的湿地、给高楼和立交桥架的水泥立面种上爬山虎等都是绿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2:“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红树林、海藻场、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都承载着“蓝碳”使命。
资料3:某地通过建设海洋牧场,构建“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如图),探索海洋碳汇发展之路。

(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种类众多的生物与______构成的统一整体。森林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______,从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该过程属于______(填“绿碳”或“蓝碳”)。
(2)海藻场中的海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_____植物;海藻和海草都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3)资料3的“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中,影响贝类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质因素等被称作______因素。据图写出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______;由图可知,贝类利用______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4)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 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3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水华现象是指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现象便随之出现。水华现象的出现对鱼类的影响很大,也对饮水安全造成威胁。
资料二:近海环境遭受污染,掠夺式的开发使近海渔业日益衰减,为了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除了依靠海洋生物自身的繁殖外,渔民们通过增殖放流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种群数量,改善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资料三:随着对海洋药物认识的加深,海洋药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深海鱼油是从鲑鳟鱼等深海鱼类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常食用它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健脑益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还有多种海洋生物对艾滋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1)藻类和苔藓植物相比较,有类似茎和叶分化的是________
(2)海洋生态系统受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恢复,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增殖放流,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_的。
(3)和艾滋病患者握手______(填“会”或“不会”)被传染。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_的多样性。
2021-07-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前适应卷生物试题
4 . 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着多种多样的价值。它们有的是人类的美味,有的有药用价值,如: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紫菜等是常见的海洋药物;有些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从深海鱼类中提取的鱼油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资料二   由于近海环境污染、掠夺式开发等原因使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减,渔业捕捞量下降,为此,人们采取了休渔、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等方法,补充和恢复海洋生物数量,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料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要求划定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到2020年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不少于35.1%。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海洋生物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_____部分。
(2)资料一提及的海洋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填具体生物名称);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生物是_____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_____
(4)资料一中可以通过运动、合理饮食来有效预防的疾病是_____
(5)从资料二看,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
(6)投放人工鱼礁可改善特定海域的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体现了环境_____生物。
(7)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_____。(请据以上资料回答一条)
2019-07-15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