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水是生命之源”。门楼水库是烟台市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市区70%以上居民的生活用水都来自这里。水库的水质清澈,生物种类繁多。懿荣中学生态保护社团对水库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后,绘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网中鳙鱼和水蚤的关系是______,白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的成分是______
(2)水库中最常见的鳙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背部呈灰色、腹部呈白色,这是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_,使其不易被天敌发现。鳙鱼因食量大,滤集浮游生物的能力强,有“水中清道夫”的美称,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3)同学们观察发现,鳙鱼体表覆盖鳞片,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滴在鱼头的前上方(如图),发现墨汁从鱼的口流入,再由______后缘流出,这是鳙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了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维护好水库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______(多选)。
①在水库周边开展植树造林;②周末去库区野炊、钓鱼、洗衣服;③践行公民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④保护水中野生动植物资源;⑤机动车驶入环库道路要减速慢行
2022-06-23更新 | 10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变式题21-25
2 . 为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水蕴草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模拟污水,用水蕴草净化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24小时,分别记录在不同条件下水蚤的心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B.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C.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
D.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要选用同一只水蚤,使结果更准确
2022-06-21更新 | 90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理念,在“绿色奥运”的影响下,“绿化城市、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逐渐深入大家的生活当中。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
B.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用于浇灌植物
C.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其白天开灯的数量
D.餐厅使用一次性木筷充当“公筷”和“私筷”,以确保饮食卫生
4 .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这里所说的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峰之后进入逐步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具体讲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实现碳中和,不仅要求各部门的碳排放水平下降,还要采取植树造林、负碳排放技术和碳补偿等措施抵消碳排放。结合下列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2)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要实现碳中和,采取植树造林措施的原因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选填图中序号)途径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绿色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时,同时释放______,所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护绿、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开发清洁能源
C.逐步放弃燃煤发电D.露天焚烧玉米秸秆
6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活动中,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小东将剩菜剩饭投放到“其他垃圾”桶中B.小南将饮料瓶收集起来卖废品
C.小西出门购物时,自己带购物袋D.小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7 . 当前,“碳中和”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相对“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____气体增多。
(2)据图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______________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3)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______________作用,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达到碳氧平衡。
(4)“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8 . 在处理分类垃圾中,使用到多种微生物。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解垃圾的不同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竞争、互利等关系
B.微生物处理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废物可以重新得到利用
C.垃圾分类粉碎后,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分解速度可加快
D.厨余垃圾中含有较多的油脂,直接回收后,可重新供人们食用
9 .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我国因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就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如下碳循环尔意图:

(1)减轻二氧化碳排放根本措施是减少图中的________(填图中数字)。
(2)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途径共有_____条。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索“碳中和”,利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和腐生菌建立一个“小球藻—腐生菌循环净化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腐生菌通过分解人类的代谢废物,为小球藻提供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而小球藻可进行______(填图中数字),以达到“碳中和”。
(4)我国在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开发使用多种可再生资源,请列举1例:________
(5)“碳中和”意味着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1个低碳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了守护城市的蓝天白云,捍卫“泉城蓝”,下面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B.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C.砍树造田,扩大耕地D.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利用
2022-04-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