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倡导使用可充电式电池B.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C.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D.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2 . 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产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3 . 目前世界上表现的突出问题如粮食短缺、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其根本原因是 (  )
A.科技不够发达
B.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统一协调规划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4 . 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  )
A.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B.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
C.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
D.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
5 . 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工业生产排放废水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机动车排放尾气D.环境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6 . 一次性筷子的出现曾被认为人类文明的表面,然而现在我们更倡导“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其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7 . 我国很多地区出现过沙尘天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异常
B.天旱无雨
C.温室效应
D.植被被大面积破坏
2016-11-18更新 | 44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2012·广东·一模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积极参加有氧运动B.植树造林
C.控制污染物的排放D.开展戒烟运动
9 .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上班时段中午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车流量大)(车流量小)(车流量最大)
第1组19894397
第2组22833898
第3组20864199

(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______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________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__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________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滕州市党山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