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下列与环境保护相符合的是(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②乘坐“的士”替代乘坐公交出行 ③随时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④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2022-12-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我国“十四五”规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用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B.倡导骑电瓶车代替步行
C.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D.推广使用低能耗的车辆
3 .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李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

(1)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A、B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探究酸雨的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装置。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l粒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于B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________;除了上述现象外,请分析还可能出现怎样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4)改善酸雨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4 . 近年来,微塑料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2016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问题等同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今年1月,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更是首次在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那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什么危害呢会影响我们的肠道屏障和肠道微生物组吗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喂养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加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对食物的___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增加值变化不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每组选用20只小白鼠,而不是一只小白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6)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 .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增加,导致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称为酸雨
B.酸雨的成因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也和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有关
C.酸雨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还会使水源酸化,危害人体的健康
D.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控制酸雨的形成
2022-10-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和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中学的几位老师探究了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如下: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
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表),使每组植物质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第三步: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
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

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

组别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0

0

0

0

香蒲

36.9

52.8

66.4

71.3

金鱼藻

35.5

46.7

69.3

75.5

④香蒲+金鱼藻

32.8

56.3

97.1

91.0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______
(2)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________
(3)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
(4)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并且实验结果取各组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之一是________
(6)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______
2022-10-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在我国治蝗历史上,山东省东营市有利用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昆虫,可将卵产于蝗虫卵块中)灭蝗的实例;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在分类上,蝗虫属于______动物,它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______。这些特征使它的运动很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
(2)蝗虫的足和翅都着生在______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它不能随虫体的生长而长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___现象,这是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特征。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其他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是______
(4)我们国家采取的各种生物防治方法,相对于用农药喷洒毒杀蝗虫的方法,其优点在于______
2022-10-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安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全面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B.推广使用新能源电动车
C.推进生物液体燃料替代传统燃油D.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
2022-09-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保护环境,从日常生活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
A.参加植树活动B.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C.分类处理垃圾D.购物自带环保袋
2022-09-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习近平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B.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必须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实施围海造田,发展海洋农业,可以确保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导致酸雨现象,危害生物的发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