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7 道试题
1 . 近年来,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是(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昨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低碳化”主要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一步实现“低碳化”,这一生理活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
(3)工业生产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会产生废气,随着降雨落下来形成________;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请写出一条实现“山清水秀”的建议________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真题
3 . 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达成该目标的是(  )
A.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B.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
C.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D.植树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积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生物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D.吃野味去,野生动物营养价值很高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5 . 火带来温暖与光明,但一簇小火苗也可毁万亩林,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在森林草原防火区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在林区吸烟B.野外祭祀用火
C.违规农事用火D.发现火情及时报警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
6 .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___(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___增强。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实验步骤A组B组C组D组
将四组垃圾进行灭菌处理
分别滴加 的蒸馏水,使垃圾保持湿润将垃圾烘干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不接种细菌并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接种细菌后放在-10℃的无菌条件下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每日观察垃圾被分解的情况
①细菌是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___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___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___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___(填字母)。
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___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
7 .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等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B.“自然”是指直接影响人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濒危物种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
9 . 塞罕坝地区曾经是植被稀少,黄沙漫天的地方,经过人工治理后,现在是郁郁葱葱的林场。下列关于塞罕坝的叙述错误的是(       
A.塞罕坝地区的变化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塞罕坝林场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林场植被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塞罕坝地区降水量
D.为了科学化管理林场,禁止开发利用林木资源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下列各种做法中,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是(  )
A.草原进行轮换放牧
B.农业生产大量施用杀虫剂和除草剂
C.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
D.垃圾混合丢弃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