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2 道试题
1 . 《论语》中“食不言,寝不语”,告诫人们吃饭时不能随便说笑是有科学道理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影响食物的消化
B.防止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C.避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
D.避免飞沫四溅,不卫生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2 . 宿迁是全国文明城市,环境优美。“宿迁文明二十条”提倡“不随地吐痰”。其中痰的形成场所是(       
A.喉B.气管C.肺D.鼻腔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机生命。下面图甲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一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___运动实现的。
(2)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甲中的 [②]__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当我们吸气时,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选填“Ⅰ”或“Ⅱ”)状态,此时D处于_____状态。
(4)人患“尘肺病”后,会出现咳痰现象,痰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阅读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3 年初新冠疫情过后,甲流疫情再度来袭。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流感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咽痛,部分人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通风、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等是预防甲流的基本方法,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最有效方法。
资料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可快速筛查诊断出甲流患者,实现早诊早治,对疫情防控有重要意义。抗原检测卡如下图所示。检测卡特定的位置上,附着有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抗体。将样本液滴入样本孔内,样本液会从样本孔流向检测线 (T)和质控线 (C)。如果样本液中含有相应的抗原,就可以观察到T线和C线均显示出红色条带, 即为阳性。

(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______部分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甲流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资料一中的“少聚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
(3)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人们接种甲流疫苗后会获得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4)资料二中,抗原检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物质是针对______,它能与甲型流感病毒发生反应。
(5)当身体感觉不适,如果利用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应该仔细阅读_______,做到合理用药。
2024-06-0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5 . 如图的图一、图二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三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外界气体由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有___________作用。
(2)图一中①代表___________,气体在这里进行交换,这个过程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3)若图一中的②表示组织细胞,则四的过程是___________里的气体交换。
(4)若膈肌顶部由图二中A移动到B位置,人体处于___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过程,与该过程有关的膈肌和肋间肌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
(5)图三模拟的呼吸运动可以实现图一中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三中②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能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
B.③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C.④处能形成痰
D.⑥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024-06-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空气污染也越来越重 。其中,固体颗粒污染物 PM2.5 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直接进入肺,进而对人体造成重大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雾霾提高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B.雾霾会危害人体呼吸、循环等多种系统和器官
C.呼吸道能完全净化吸入的气体
D.PM2.5 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024-06-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2023年4月7日,2岁女童姣姣与家人共进晚餐时,突然食物误入气管被噎住。奶奶立即用海姆立克法急救,仅用65秒成功将姣姣救回来。如图所示,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用餐时,能防止食物误入气管的结构是(       
A.会厌软骨B.气管内壁的纤毛
C.气管软骨D.牙齿
2.姣姣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B.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不受影响
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不受影响
2024-06-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应立即将病人扶起并移至安全处
B.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C.将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冷藏保鲜,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
D.吸毒会严重扭曲人格,静脉注射毒品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
2024-06-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济南天桥区八年级生物会考二模考试试题
10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资料二: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外界寒冷干燥的空气,经过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到37℃,湿度也达到饱和。
资料三:气管内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1)根据资料一,呼吸道有骨或软骨支撑,这能有效保证_____
(2)根据资料二,呼吸道能对进入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清洁,减轻了对肺的刺激。但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的,特殊工种或疫情期间我们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疾病的发生。
(3)由资料三可知,痰形成的场所是_____,其内含大量的细菌、灰尘等,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做到_____
2024-06-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