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听觉的形成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领略红色文化,畅跑最美遵义。2023年3月遵义半程马拉松在遵义会议会址前鸣枪开跑。来自全国的10000余名选手在赛道上激情超越,享受马拉松运动的独特魅力。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1)上午8:00发令枪响,运动员们冲出起跑线,发令枪声刺激图甲的[   ]______产生神经冲动,随后冲动沿着位听神经传到图乙[   ]______形成听觉。
(2)在赛场终点的观众,注视着参赛选手奔跑而来,这时图丙中[   ]______的曲度变大,最终光线落在[   ]______上并形成物像;患近视的观众则需配戴______镜才能看清。
(3)运动员在讨论到遵义的美食时,不由得咽口水,这属于______反射,由于该反射过程需要______中枢的参与,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2023-08-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和机械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但另有一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声波的传导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咔吱咔吱碎裂的声音。这类声音的感知方式是依靠骨传导进行的。
在骨传导过程中,声波不经过空气传导,而是直接带动颅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的传递,传导至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再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骨传导的方式,能够省去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因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因此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骨传导耳机。
但是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制作的耳机,最后都是要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形成听觉。如果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伤害听力。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要想减小耳机造成的伤害,最重要还是要掌握“60—60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性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外耳道内的空气传播到达中耳,图1中的[a]________能够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
(2)在骨传导中,声波直接带动______产生机械振动,内耳中的耳蜗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沿着______将兴奋最终传递至______,在此产生听觉。
(3)关于骨传导耳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骨传导耳机音质更清晰
B.佩戴骨传导耳机,能减少声波扩散对他人的影响
C.骨传导耳机不会引起毛细胞的震动
D.骨传导耳机不引起鼓膜震动
(4)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使毛细胞受损。由图2可知受损的毛细胞表现出___的特点,这种损伤不可逆转,进而影响听力。
   
(5)在耳科门诊患者中,约有20%的听力障碍患者都是大中学生。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地球上空飘扬起的《东方红》歌声,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式起航。此后虽面临着技术封锁,但我国科学家一路砥砺前行,自千禧年后,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资料二:航天员的餐食伴随着人类探索太空不断前进的步伐,从压缩饼干和馒头,逐渐丰富成目前7大类共120多种食物的航天食材。
资料三:下图一是人耳的结构,图二是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

(1)人们能听到《东方红》的歌声,是声波刺激了耳中[ ]_______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向后传递,最终在_______形成了听觉。
(2)航天员在太空也吃上了饺子,而且有猪肉白菜馅、鲅鱼馅和黄花菜馅三种饺子。鳗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由口进入消化道后,最终在_______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进而被细胞吸收利用。
(3)如图二所示,当外界气体经由呼吸道进入肺时,此时膈肌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胸廓容积变大。①和②表示肺泡和肺泡外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与肺泡外毛细血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4)如图二所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有关,此过程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③”或“④”)
2023-06-2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赛龙舟(如图)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1)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队员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划船技能,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
(3)随着发令枪响,各条赛道中的参赛队伍使出浑身力气奋勇争先。他们听到枪声的感受器位于耳的____________内。
(4)请分析:队员在尽力屈肘划桨时上臂主要肌肉所处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创建“健康开封”,开展全民健身共享健康生活。“徒步健身,有氧运动”就是一种健康和低碳环保的运动方式。
(1)有的“徒步健身”会伴有一些音量适当的歌曲,这些歌声会在健走者耳的 _____内转化为神经冲动,最后会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该运动过程中,大脑皮层上还有 _____中枢参与调节。
(2)徒步等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而造成的肌肉酸胀乏力。在人体内,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保证了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 _____作用。
(3)有氧运动需要消耗能量。餐饮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的 _____内最终被分解为 _____,再被吸收进血液,运往全身各处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徒步健身”也要注意适度,通过测定运动时的心率(一般以腕部的 _____数/分钟计),可以确定身体锻炼的“适宜运动量”。
(5)在“徒步健身”运动后应及时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因为人体内的部分代谢废物,如 _____等,需要溶在水中排出体外。
2022-07-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国家倡导全民接种疫苗并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涵涵今年5岁,最怕打针,听妈妈说要接种疫苗,吓的大哭,这一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内,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图一中的_______(填数字)。接种人员对涵涵说,如果接种疫苗而且不哭就送她漂亮的小粘贴,涵涵忍着疼痛接种了疫苗,痛觉形成的路径是______(填写数字和箭头)。
(2)接种新冠疫苗属于图二中哪种免疫类型______;图中丁是由______组成。
(3)涵涵妈妈问医生:“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接种了流感疫苗为什么还要接种新冠疫苗?”你是医生的话应该怎样回答涵涵妈妈的问题?______
(4)疫苗一般要接种2至3次,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①表示首次注射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疫苗)(  )
A.B.
C.D.
(5)除接种疫苗外,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你能说一说在预防新冠肺炎过程中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吗?______(1条即可)。
2022-04-23更新 | 10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来源位居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由眼和耳这两大感觉器官来获取,其形态结构截然不同,但却又有着一些本质的相似。走在路上时,突然电闪雷鸣,此时你将如何反应?请结合下面眼、耳的结构图分析:

(1)作为感觉器官眼和耳都必须有感受器来感受外界刺激,产生______,起到感受器作用的分别是眼的[       ]______和耳的[       ]______
(2)都需要一些结构将外界的光线或声波刺激传送到感受器,请用序号写出电闪和雷鸣分别作为光线和声波刺激到达感受器的路径:____________(箭头加序号)。为保证光线和声波能更好到达感受器,眼中有起到折射光线作用的结构______,耳中有接受声波振动[       ]______。这两个结构都易受损伤,需受到保护。
(3)眼和耳会分别将信号通过[       ]______和[       ]______传导到______,在此形成闪电的视觉或雷鸣的听觉。
(4)大脑会据此发出指令,通过脊髓的______功能向下传导到相应的低级中枢,再通过反射弧中的______,将信号传导给由______和躯体、四肢肌肉组成的效应器,我们就会遵从大脑的指令迅速跑去避雨。
2021-10-0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星期一的早晨,随着校园内国歌响起,旗手奋力挥动右臂,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抛出,全体同学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请结合下图回答:

(1)“国歌响起”刺激同学们甲中[_________]的听觉感受器,在丙中[_________]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2)旗手“抛旗”的过程是骨骼肌收缩,牵动手臂的骨绕着___________活动。
(3)听到国歌,全体同学注视国旗升起,这属于___________反射。
(4)国旗反射的光线主要经过乙中[___________]的折射,在视网膜处形成物像。
2021-05-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生物圈中的人》
9 . 近日,“朋友圈”一条名为“45度让行法”的视频火了起来,它以动画形式讲解了私家车在遇到马路堵车时如何快捷、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急救车。视频中,因为拥堵,急救车无法通行。前方车辆听到急救车的警笛声后,迅速分别向左右侧前方45度打方向,为急救车让出了一条狭窄的“生命通道”,急救车得以顺利通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救护车司机看到前方拥堵,物体反射的光线最终在[ ]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 ]_____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私家车车主看到救护车从眼前开走,在该过程中4的变化是___________,司机看到红灯亮起,及时踩住刹车,这属于___________行为,在此过程中参与的神经中枢有___________
(2)图乙中,救护车警笛声产生的声波在耳中的传导过程是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听到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45度,为急救车让出通道,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___________
(4)图丙中B是___________结构,主要由___________构成。
2021-05-05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