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听觉的形成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同学进入初二后经常带着耳机刷短视频至深夜,严重影响了视力和听力,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看到有趣的视频时哈哈大笑,据图2写出该反射过程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长时间观看手机,①_______(填名称)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从而引起近视。
(2)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引起耳鸣甚至耳聋,图3中受到声波刺激时产生振动和兴奋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请你向该同学提出合理建议,帮他成为阳光、自律的中学生___
2024-02-2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2-23七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2 . 当我们轻轻叩打上下牙齿时,牙齿的击打声可被我们听到。这时用手指堵住外耳道,自己叩打牙齿的声音会减小吗﹖请你尝试一下,并解释你听到的效果。_______
2023-10-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012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3 . 在中国名著《红楼梦》中,有这样段描述: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林黛玉思忖:“这些人个个皆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着,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以上这段话描述的是林黛玉初次与王熙凤见面时的情景。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林黛玉形成听觉的部位是耳蜗
B.在耳的结构中,前庭和半规管与听觉形成有关
C.王熙凤从光线较强的屋外走入光线较暗的屋内,她的瞳孔由小逐渐变大
D.林黛玉看到王熙凤时,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她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脉络膜上形成物像
2023-08-23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和机械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但另有一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声波的传导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咔吱咔吱碎裂的声音。这类声音的感知方式是依靠骨传导进行的。
在骨传导过程中,声波不经过空气传导,而是直接带动颅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的传递,传导至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再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骨传导的方式,能够省去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因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因此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骨传导耳机。
但是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制作的耳机,最后都是要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形成听觉。如果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伤害听力。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要想减小耳机造成的伤害,最重要还是要掌握“60—60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性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外耳道内的空气传播到达中耳,图1中的[a]________能够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
(2)在骨传导中,声波直接带动______产生机械振动,内耳中的耳蜗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沿着______将兴奋最终传递至______,在此产生听觉。
(3)关于骨传导耳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骨传导耳机音质更清晰
B.佩戴骨传导耳机,能减少声波扩散对他人的影响
C.骨传导耳机不会引起毛细胞的震动
D.骨传导耳机不引起鼓膜震动
(4)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使毛细胞受损。由图2可知受损的毛细胞表现出___的特点,这种损伤不可逆转,进而影响听力。
   
(5)在耳科门诊患者中,约有20%的听力障碍患者都是大中学生。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耳、保护听力。

   

(1)在人体结构层次中,耳属于_________,是由多种组织构成。
(2)正常情况下,同学们能够听到眼睛保健操的口令声,并按照口令完成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耳廓收集的“口令”通过外耳道传播到[       ]_________,其产生的机械振动经听小骨传递到[④]_________,最终在_________形成听觉。此时,该区域的躯体运动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沿着_______________到达相应的骨骼肌,通过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使得同学们完成“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等动作。
(3)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因长期佩戴耳机或暴露于噪音环境中而出现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研究表明,噪音会引起图甲中④处的毛细胞损伤(如图乙所示),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它属于神经性耳聋的一种。下列与此种耳聋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
a.鼓膜穿孔             b.感冒引起中耳炎             c.听小骨错位             d.听神经发育不良
(4)综合以上信息,写出一条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效避免噪声性耳聋,保护听力的措施? ____________
2023-07-06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2023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11亿青年因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存在噪音性听力损伤(听损)隐患。

   

(1)佩戴耳机听音乐时,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图1中【⑤】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听觉神经传导,最终在_________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为了解耳机噪声造成的听损情况,科研团队对某大学31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图2可以看出佩戴_________式耳机占比最多。图3是被调查学生在环境嘈杂时是否提高耳机音量与听损情况的统计,据此研究人员提出“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提高耳机音量”的倡议,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起始听耳机年龄的人暴露在噪音下引起的听损风险情况,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起始听耳机年龄约为__________岁时,听损风险开始降为可接受风险。
(4)综合上述结果,请写出一条生活中保护听力的措施:__________
2023-05-24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振动声桥是一种植入式中耳助听装置(如图),可将外界声音进行收集、处理后,通过传感器直接带动听小骨产生振动,进而将声音信息传至内耳,产生神经冲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振动声桥适用于听小骨结构正常的患者
B.听觉中枢受损的患者不适用此助听装置
C.经振动声桥传递的是振动信号
D.此助听装置可代替听觉感受器发挥作用
2022-12-30更新 | 401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冰墩墩(Bing Dwen Dwen),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充满未来科技感。歌词“我想要一个冰墩墩”出自歌曲《我只是想要一只冰墩墩》,表达了人们对“冰墩墩”的无限喜爱。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熊猫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
B.航天员环游太空,走出了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运动的实现需要骨、关节、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
D.我们听到歌曲,是因为歌声经传导,刺激耳蜗形成了听觉
9 . 2022年初始,众多市民和游客齐聚天安门广场,伴随着“向国旗——敬礼!”的响亮口令,护旗队员和礼兵行礼,礼号手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迎接2022年的第一缕阳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耳蜗内
B.敬礼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C.敬礼动作的产生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D.敬礼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2022-04-21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