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听觉的形成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将体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体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运动热潮,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共享健康生活。在高新区举办的中学生运动会上,100米短跑比赛竞争激烈,扣人心弦。发令枪响后,选手冲出起跑线。观看比赛的同学们加油鼓劲,也心情激动,新陈代谢加快。请据图分析回答:(“[   ]”中填图中标号)

(1)发令枪响后,声波沿选手的外耳道传入,引起图中④鼓膜产生振动,振动经听小骨传入内耳,进而在[__]处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   ]_____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跑步过程中选手呼吸加快,血液经过肺部时,肺泡中的______大量进入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2)小明同学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比赛选手的画面,这是因为眼球中的[__]过度变曲的缘故。眼球中能够感受光线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⑧]____
(3)观看比赛过程中,小明感觉到了尿意,但面对着精彩的比赛,他坚持到赛跑结束后才去厕所排尿,这说明中学生的自主排尿属于______(“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请你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赛后小明完成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________________
(4)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______作用形成尿液。
(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________,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2024年2月24日央视元宵晚会如约而至,由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共同演唱的歌曲《小雅·鹿鸣》在晚会中精彩亮相。纯净的歌声和清澈空灵的童声吟诵、古风古韵的民乐伴奏和清新质朴的舞美造型,让《小雅·鹿鸣》再度唱进全国人民的心里。下列关于观众观看表演时相关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在观赏节目时接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B.老师和孩子们清新质朴的舞美造型在视网膜形成视觉
C.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展示清新质朴的舞姿属于非条件反射
D.听着合唱观众仿佛看到了鹿觅食的欢快场景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2024-04-3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2024年2月8日(农历腊月廿九)在南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的《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节晚会,为大家打造了一场体现中国春节传统习俗特色和展现异国风情的年俗盛宴。图为人体部分系统(器官)及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晚会上展示了体现广西多民族风情的锦绣华服,让人耳目一新。当光线进入晚会小记者李红的眼球时,精彩的画面在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该结构上的感光细胞能将图像信息通过[④]____________传递给大脑皮层,使人产生视觉。
(2)晚会邀请了越南青年歌唱家杜氏清花在现场与中国歌手共唱中越友谊之歌《真情共飞越》,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拉近中越两国观众的心灵距离。李红一听见歌声结束,就马上激动的鼓起了掌声,完成上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___。如果某人标号⑤所示部位受损,则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现场最受观众朋友欢迎的是由壮乡乡民表演的壮族竹竿舞。在跳舞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依靠循环系统。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____
(4)晚会中嘉宾们不仅可以体验喜庆欢快的竹竿舞,还能品尝传统壮乡民俗小吃——芝麻饼。制作原料芝麻中富含_____________,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2024-04-22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4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在一次义诊活动中,医务工作者为群众免费进行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神经功能检测等健康咨询,同时结合测量血压、测定血糖等多种方式宣传爱耳护耳、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知识,为公众的健康贡献了力量。
1.关于耳结构和功能以及听力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耳的结构没有病变,听力就会正常
B.内耳中的咽鼓管与呼吸道的咽相连
C.耳蜗中有感觉细胞,可以形成听力
D.在耳的重要结构中,鼓膜能产生振动
2.在神经功能检测中,医生用针刺张大爷食指,没有发生缩手反射,但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据图分析,此人受伤的部位是(  )

A.⑤B.②C.③D.④
2024-04-2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2024年中考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物理知识《声现象》时,结合生物学知识,制作了下图模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对着喇叭口说话时,可以观察到泡沫屑跳动的现象。我们将此模型类比人的耳朵。在此过程中,外界声波由收集声波的喇叭口所模拟的_________经喇叭管模拟的外耳道传至橡皮膜时,橡皮膜会产生振动,从而引起泡沫屑跳动,橡皮膜可用来模拟_________。声波的可视化呈现,是该装置的最大优势。
(2)该模型不能模拟听觉形成的全部过程。如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_________,听觉形成于_________,而上述模型没有模拟这些结构。
(3)听觉对人体适应复杂环境非常重要,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_________,以保护我们的耳。
2023-10-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生物试题(二)
6 .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地球上空飘扬起的《东方红》歌声,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式起航。此后虽面临着技术封锁,但我国科学家一路砥砺前行,自千禧年后,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资料二:航天员的餐食伴随着人类探索太空不断前进的步伐,从压缩饼干和馒头,逐渐丰富成目前7大类共120多种食物的航天食材。
资料三:下图一是人耳的结构,图二是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

(1)人们能听到《东方红》的歌声,是声波刺激了耳中[ ]_______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向后传递,最终在_______形成了听觉。
(2)航天员在太空也吃上了饺子,而且有猪肉白菜馅、鲅鱼馅和黄花菜馅三种饺子。鳗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由口进入消化道后,最终在_______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进而被细胞吸收利用。
(3)如图二所示,当外界气体经由呼吸道进入肺时,此时膈肌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胸廓容积变大。①和②表示肺泡和肺泡外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与肺泡外毛细血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4)如图二所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有关,此过程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③”或“④”)
2023-06-2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7 . 2022年10月1日女篮世界杯决赛中,中国女篮获得亚军,同时也追平了1994年女篮世锦赛(女篮世界杯前身)历史最佳战绩。篮球比赛的得分与教练的战术布置、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密不可分,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图甲、乙分别是人耳、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暂停时,教练进行战术布置,运动员都侧耳倾听。教练员的声音信息在图甲的______(填序号)中产生神经冲动;赛场上,运动员要“眼观六路”与队员之间完成配合,在看到篮球由远及近向自己传来时,篮球反射的光线最先通过图乙的①______进入人眼。
(2)运动员在比赛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依靠______系统。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
(3)小辉的父亲是一位篮球迷,下表是他治疗前在医院做的尿常规检查和经过治疗后做的尿常规检查的部分结果(蛋白阳性+表示尿中有大量蛋白质,阴性表示正常;糖尿阳性+表示尿中有大量葡萄糖,阴性表示正常),其它结果正常,据此认为小辉父亲的肾脏的_______等功能恢复正常。比赛进行时,小辉父亲看到中国女篮队员通过精妙配合进球,心情激动,血压升高,该变化是由于______分泌增多导致。

蛋白(

糖尿(

治疗前

阳性(

阳性(

治疗后

阴性(

阴性(

2023-06-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2023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11亿青年因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存在噪音性听力损伤(听损)隐患。
   
(1)佩戴耳机听音乐时,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图1中【⑤】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听觉神经传导,最终在_________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为了解耳机噪声造成的听损情况,科研团队对某大学31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图2可以看出佩戴_________式耳机占比最多。图3是被调查学生在环境嘈杂时是否提高耳机音量与听损情况的统计,据此研究人员提出“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提高耳机音量”的倡议,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起始听耳机年龄的人暴露在噪音下引起的听损风险情况,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起始听耳机年龄约为__________岁时,听损风险开始降为可接受风险。
(4)综合上述结果,请写出一条生活中保护听力的措施:__________
9 . 在牙科、内科等相关治疗过程中,拼放音乐可以缓解疼痛。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开展相关研究,寻找声音缓解疼痛的机制。
(1)选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所有小鼠的后爪都注射某种试剂,使其发炎并产生疼痛。然后将小鼠_____分为甲、乙和丙三组。
(2)如图1所示,每只小鼠均置于金属网上的透明塑料盒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Ⅰ:使用纤维丝刺激小鼠后爪,当其表现出缩爪时,记录此时纤维丝强度。如小鼠无明显的疼痛响应,逐渐增加纤维丝强度,直至出现缩爪。
步骤Ⅱ:甲、乙两组播放声音强度不同的古典音乐,丙组为环境噪音。
步骤Ⅲ:持续播放音乐2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重复步骤Ⅰ,音乐停止后继续以上测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当声波传到小鼠内耳,刺激___________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传递到________的听觉中枢,从而产生听觉。
②本实验中丙组起到_________作用。
③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
④小鼠缩后爪时使用纤维丝强度越大,说明声音的镇痛效果越________(填“强”或“……”)。
⑤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播放_____分贝的音乐可以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理由是________
(3)若将古典音乐换为嘈杂音乐,同样按照(2)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图2基本一致,则说明___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推测形成听觉和痛觉的反射弧中某些环节互相干扰。为验证该推测,请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5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马路两边已经渐渐挂满了红灯笼,欢声笑语充满房间,年味越来越浓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的确聚集行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前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防控效果开始显现,正在推进分区分级防控举措,全国疫情总体风险可控。
(1)我们能看到道路两旁张灯结彩,是视觉感受器_______接受了灯笼反射的光线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到欢声笑语,形成听觉的部位是_________
(2)全国多个省区市企业以提供年夜饭方式用“心”留人,让大家自愿、快乐的留下,让人们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年夜饭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中,能提供能量的有_______,其中不能提供能量含量很少但不可缺少的是_________。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3)疫情让我们保持空间距离,却又让我们心灵如此的靠近。我们深深吸气,享受此时的快乐,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朋友、亲人关心的话语,默默的鼓励,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倍感温暖。听到亲人的话语我们激动,对语言作出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如果过于激动后肾上腺激素增多,引起血压升高等反应,所以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是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2023-05-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