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软体动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做完课本实验,得出“烟草浸出液会导致水蚤心率加快”的结论后,对实验进行改进,用壳体半透明的白玉蜗牛(可肉眼观察心跳)代替水蚤,探究香烟烟雾对白玉蜗牛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500ml透明塑料瓶4个,编号①②③④,向瓶中各放入3只白玉蜗牛;
步骤二:计数每只蜗牛1分钟的心跳数;
步骤三:向②、③、④号瓶分别注入100ml、2000ml、300ml香烟烟雾,①号瓶不注入;
步骤四: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计数每只蜗牛1分钟的心跳数。
实验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玉蜗牛属于______动物。实验选用的白玉蜗牛大小和生理状况相似,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将每组3只蜗牛的心跳数求______,以减小误差。
(3)设置①号瓶的作用是______
(4)由图可知香烟烟雾对白玉蜗牛的心率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相同处理时间内,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5)心率过慢或过快都会危害人体健康,上述实验结果对青少年的启示是______
2 . 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薇甘菊提取液触杀非洲大蜗牛的效果,开展了以下实验:
①将长势相近的非洲大蜗牛分成A、B、C、D四组,每组设3个重复组,每组60只;
②A、B组分别喷浓度为1.0g/mL、2.0g/mL的薇甘菊提取液,C组喷2.0g/mL的四聚乙醛(有一定毒性的农药),D组喷洒清水;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每6小时喷1次,每次喷2mL,30分钟后观察;
④连续观察6天,记录触杀非洲大蜗牛的数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大蜗牛的体表被覆坚硬的______,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它的入侵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2)研究人员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进行________。每组均用3个重复组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后再计算________值,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据图可知,连续______天喷洒浓度______g/mL的薇甘菊提取液,才可以达到喷洒2.0g/ml四聚乙醛3天时触杀非洲大蜗牛的效果。但研究人员仍不建议喷洒四聚乙醛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1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3 . 在地中海浅水区以及西非的大西洋沿岸,生活着一种水螅,这种水螅形成类似珊瑚一样的聚群体,并以水螅为食,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水螅的身体 _____对称,属于腔肠动物。海蛞蝓和扇贝结构相似,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_____动物。
(2)研究人员对海蛞蝓的捕食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海蛞蝓平均分为三组(Ⅰ:进食后0~4小时;Ⅱ:进食后6~8小时;Ⅲ:进食后24小时以上),分别检测这三组海蛞蝓选择捕食未进食和已进食水螅的频率。研究人员设置的变量是 _____,由图可知,海蛞蝓更倾向于捕食 _____(填“未进食水螅”或“已进食水螅”)。除此之外,据图我们还能得到另一结论 _____
(3)海蛞蝓的这种捕食选择行为,提高了捕食效率,可以使其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 _____
2022-12-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微塑料系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贝类大多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________
(2)鲸体毛退化,俗称“鲸鱼”,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消费者,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 食物链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3)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022-05-2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生物试题(二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呼吸是动物的主要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顾你的学习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______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______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______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 ]______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规律。
2016-11-17更新 | 4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生物
6 . 10月3号,雨后的公园空气愈发清新宜人,小明与同学相伴在公园散步,拾级而上,发现石头台阶上有不少的蜗牛、蚯蚓,引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1)小明与同学通过观察蚯蚓的结构,确定图1中结构B是蚯蚓的环带,由此可判断A是蚯蚓的_____端。
(2)同学小丽用手指从后向前触模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髓不平的感觉。用__________(填写“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发现了很多小突起,它们与肌肉配合完成_____
(3)在观察的过程中,小明不时将树叶上的雨滴轻轻地洒在蚯蚓的体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图2是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对照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由此可知,实验一的变量是_______。通过实验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生活环境。
(5)同学观察蜗牛(图3),发现蜗牛依靠_______________进行爬行。它的螺旋性贝壳是由__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6)观察过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在石阶上发现的蚯蚓和蜗牛?_____
2022-11-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实验法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1)蚯蚓是人类的好帮手,在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手轻轻抚摸蚯蚓,会发现身体的一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蚯蚓身体出这么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______构成,属于____________动物。随后小组成员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

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蚯蚓适合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环境
(2)学习了蝗虫的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正方同学认为呼吸器官在头部,因为头部是蝗虫的________________中心,反方同学则认为呼吸器官在__________________部,因为仔细观察后,在其两侧找到了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组蝗虫先死亡,可知,这些小孔叫_______________,是空气进出蝗虫的通道。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提一条室内灭蚊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物观察有利于学习的记忆和理解。课堂观察缢蛏也曾令同学们兴奋,你还记得这个小动物是如何生活的吗?

想要充分观察内部结构,需要打开[   ]______________,这么坚硬的结构却是柔软的分泌的物质形成。运动靠[   ]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在5和6进出水的过程中,靠[   ]______________进行呼吸,仔细观察会发现该结构有多瓣,呈皱褶状,这对呼吸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__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__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____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_与肺相通。
9 .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
(1)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 _______组成;贝类体表大多具有坚硬的 _______
(2)每组小鼠用10只,而不是1只,原因是 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1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1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1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的数量 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微塑料浓度越高,对消化吸收功能影响 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2024-0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请回顾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     ]______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____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______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     ]______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
2018-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