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8 道试题
1 . 果蝇是遗传实验常用材料,体型小、易饲养、性状多、繁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常有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的个体。如图1雌雄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2是果蝇翅型遗传实验(相关基因用G和g表示)。

(1)果蝇的长翅和短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图1中的甲、乙、丙、丁中表示果蝇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__________
(2)为了解果蝇翅型的遗传关系,科研人员利用果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2示,分析可以看出该翅型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二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3)实验发现,果蝇的翅型还受到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影响,如下表:

受精卵发育的环境温度

15℃及以下

15℃以上

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GG

Gg

gg

GG

Gg

gg

个体翅型的性状表现

长翅

短翅

短翅

长翅

长翅

短翅

①基因组成为Gg 的果蝇受精卵在15℃以下发育成短翅果蝇,在15℃以上发育成长翅果蝇,以上表格中的现象说明生物的某些性状表现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科研人员发现了一只15℃以下发育成的短翅果蝇,为了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科研人员选取一只15℃以上发育而来的短翅果蝇(gg)与其杂交,并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________(填“15℃及以下”或“15℃以上”)条件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若子代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
今日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后,李红同学对自己家人的部分性状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结合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性状(显隐性基因)

父亲

母亲

李红

惯用手(R、r)

惯用右手

惯用右手

惯用右手

卷舌(A、a)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耳垂(D、d)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1)李红和父母都是惯用右手。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
(2)人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控制性状的_____传递给子代。
(3)根据上表调查结果,可以推断不能卷舌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李红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_____
(4)若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则李红父亲控制耳垂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是_____
(5)人的性别也是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李红的母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
今日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3 . 乳糖是大分子糖类,乳糖酶可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由于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在喝牛奶后,常出现腹胀、腹泻、排气等现象,如下图一所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的,其发病率与遗传有关,图二是同学甲调查后绘制的家庭成员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遗传情况(基因用H、h表示)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分析,乳糖耐受者的肠道无法直接吸收乳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二分析可推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同学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3)若同学甲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环境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中的乳糖变为乳酸,酸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步骤1号2号3号
第一步将900毫升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锅中,加适量蔗糖煮沸。将编号为1号、2号、3号的三只玻璃瓶清洗干净,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将煮沸后的牛奶冷却至室温,加入100毫升新鲜发酵的酸奶搅拌均匀后,均分倒入1号、2号和3号玻璃瓶中。
第三步密封密封开盖
5℃、放置8小时35℃、放置8小时35℃、放置8小时
Ⅰ.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饮用酸奶。
Ⅱ.制作酸奶的第一步中将牛奶煮沸、实验器材清洗并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1号瓶和2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若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而3号瓶没有获得酸奶,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生物真题
4 . 这两年,同学们通过模型构建、观察、实验探究、比较分析、调查等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了一些生物体的结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进化等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了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请回答:

(1)生物体的结构与____________是相适应的如图1是鸟呼吸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大气球模拟气体交换的结构____________,小气球模拟____________
(2)生物能进行生殖和发育。小莉观察了蝗虫、青蛙、家兔的生殖发育过程,绘制了它们的关系图(如图2),①表示____________发育方式,③表示____________生殖方式。
(3)图3是小颖一家眼睑性状的遗传图解,假如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则小颖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她的父母把基因传递给小颖的桥梁是____________。小颖长大后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这是一种____________(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4)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比较分析图4(某群岛上物种的进化),A物种进化为B和C两个物种,是因为甲岛和乙岛的____________不同,导致进化的方向不同,这是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兴趣小组运用模拟的方式,探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两条相同白色纸条分别模拟父母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
步骤二:在每条纸条上标注表示基因的字母A 或 a,如图所示;

步骤三:准备5个纸盒,分别模拟父母的体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及子代体细胞;
步骤四:模拟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逸井记录。
请分析回答。
(1)步骤一用两条相同纸条模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存在的;步骤二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说明_____是随染色体由亲代传给子代的。
(2)步骤三中,模拟精子或卵细胞的纸盒中应放_____条纸条,模拟子代体细胞的纸盒中有_____条纸条,从而实现父母与子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_____
(3)以基因A、a 为例,在步骤四模拟生殖过程中,子代体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为什么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性状会不同?_____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八年级)
6 . 茄子果肉的绿白色和白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花的紫色和白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为研究茄子果肉颜色和花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1)茄子果肉和花的颜色与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花青素存在于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2)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3)实验一表明,茄子果肉颜色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子代与亲代的果肉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4)实验二中,亲本花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将子代紫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出生缺陷中,人的并指是一种有遗传因素引起的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人的正常指和并指是一对__________。亲代是并指,后代出现正常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
(2)据图可以判断并指是__________遗传病,依据是__________
(3)6号个体通过矫正手术恢复手指的正常形态,他与5号个体再生一个正常指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4)据图分析,8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5)在生殖的过程中,亲代会通过__________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8 .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形状,并有亲代传给后代。人的耳垢有油性(油耳)和干性(干耳)两种,受单基因(A、a)控制。如图1表示某家族成员的遗传关系图谱,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父亲是油耳,小红是干耳,这种亲子之间的差异性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图1示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小红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小红外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小红的父亲是油耳,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

(4)小红的父母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干耳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9 . 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改良而成,但在长期改良过程中丢失了约70%的基因,使得产量和品质下降。我国科学家收集了黄淮海地区野生大豆,得到了耐盐碱、高产、高油等多种种质材料,建立起大豆种质库,让丢失的基因“回家”了。现利用获得的甲、乙、丙三株耐盐碱野生大豆与不耐盐碱的栽培大豆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组别杂交组合子代的性状表现
耐盐碱不耐盐碱
I不耐盐碱×不耐盐碱056
耐盐碱(甲)×耐盐碱(乙)9228
耐盐碱(丙)×不耐盐碱60?

(1)由表中_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若用E、e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若Ⅲ组的后代中只有耐盐碱个体,则Ⅲ组亲代的基因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
(3)豌豆和大豆同属于豆科植物,豌豆在遗传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德尔之所以把豌豆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除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外,用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农民在播种大豆时会少施或不施氮肥,请你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4)栽培大豆产量高但不耐盐碱。我国有16亿亩盐碱地待开发利用,培育耐盐碱的高产大豆,可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希望,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育种方案: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10 . 当前基因工程,基因编辑以及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医疗已经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2007年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从此揭开了人类几万个基因的神秘面纱。其实人类对基因的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基因遗传的奥秘。

(1)生物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的?1856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图1),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后来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如果用D、d表示控制高茎,矮茎的基因,那么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用图1中子一代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大约是___________
(2)基因究竟存在于细胞中什么位置呢?1909年摩尔根选择了有4对染色体(图2)的果蝇进行研究,果蝇与人的性别决定相似,雌性果蝇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

(3)基因到底是什么呢?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并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图3中的[       ]___________,该分子上包含特定____________的片段就叫基因。
(4)基因与性状有什么关系呢?1982年,科研人员将小鼠培育成了大鼠(图4),该项研究说明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中考导向总复习(一)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