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4 道试题
1 . 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如图甲所示,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薄茶色玻璃沿直线MN竖直放置在白纸上。本实验用茶色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因为透过玻璃板能同时看到蜡烛B和蜡烛A的像,便于________
(2)实验时,小华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同时,记录蜡烛A和B位置;
(3)小华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在卡片上没有观察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4)小华移动点燃的蜡烛A至不同位置,同时在白纸上记录了像的位置,随后对白纸上的信息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了如下表格。表格内的(a)处应填入的项目内容是________

实验序号

(a)




蜡烛B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6)实验结束后,小华发现实验室里还有一块较厚的茶色玻璃板。观察时发现,他在这个玻璃板中有远近不同的两个像,距自己较近的像比较远的像要亮一些。他想用这块玻璃板来完成上面的实验。如图丙所示,他应将的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表面”、“后表面”或“中间位置”)与白纸上的MN对齐,移动B蜡烛使之与A较亮的像重合。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小宇在窗边挂了一个金属管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宇观察风铃的结构,发现风铃是因为风吹动风摆,与风摆系在一起的撞珠撞击金属管使金属管________而发声。由于金属管的长度不同使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A、B两根金属管发声时,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2024年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遍全网,“南方小土豆”们挤爆哈尔滨。如图所示,冰雪大世界内精美的冰雕雪景。以下在冰雪大世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中,是吸热过程的是(  )

A.人们蹦迪时,从口中呼出大量“白气”
B.人们游玩时,天空飘落的雪花
C.用舌头去接触冰雕时,舌头会粘在冰上
D.经过一个月后,大雪人变小了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是日晷图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阳光通过中间立柱在晷盘上的阴影的位置和影子的长度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及所处的节气,所以汉语里用“光阴”来表示时间,如光阴似箭、一寸光阴一寸金等说法。用“光阴”一词表示时间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A.光速很大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浮力时,如图甲所示是测力计下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前、后的现象,同学们观察到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变“粗”了,猜想可能是装水的烧杯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于是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了探究。

       

(1)将实验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下方平行放上白纸,测出凸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组装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到如图丁中①至⑥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正确排序______

(3)当光屏上出现如图丁中②所示的像时,此时小明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适当向______移动,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4)某次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时,小明将凸透镜取下,在该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再将一只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等大)换下光屏,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这只未点燃蜡烛和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则原来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是丁图中的______
(5)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小明终于明白了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变“粗”是因为水面下的圆柱烧杯横向相当于凸透镜,水中的金属块恰好处在______,成放大的虚像。
7日内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初中毕业生第三次质量调查物理试题
6 . 如图甲,在玻璃窗中可看到室内物体的像。在开关玻璃窗的过程中,看到窗里 像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为了研究其中的原因,小睿进行了如下探究:

(1)如图乙所示,小睿把透明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玻璃板前放一 支点燃的蜡烛 A,另一支大小完全相同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图中未画出)放在玻璃板后。眼睛应在______位置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
(2)保持蜡烛 A 不动,将图乙中玻璃板绕左竖直边向后转动一个小角度,其俯视图如图丙所示,则蜡烛 A 的像应在图中______位置;
(3)平面镜成像有很多应用,如图丁是播音员用的提词器,为方便播音员看台词, 将显示屏上的台词通过一块专用镀膜玻璃竖直呈现在播音员的正前方,简化图如图戊所示,则镀膜玻璃与显示屏所成的角度α大小应为_____度。当播音员正视前方看到一行“我爱辽篮”字样时,若直接低头看显示屏,则显示屏上显示的是 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四
7 . 加湿器常用于增加空气湿度。如图甲是电热式加湿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在加湿器上方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如图乙是超声波加湿器,工作时雾化片高频振动将水“打散”为直径约8______(填写单位)的雾状水滴形成“白气”,雾状水滴的直径大约是水分子直径的1万倍。

7日内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如图,唢呐是中国传统管乐器,在2024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的表演中,唢呐与钢琴的破壁合作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沈阳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唢呐时主要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B.悠扬的钢琴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唢呐和钢琴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D.激情四射的演奏声一定不是噪声
7日内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在组装器材时,A同学发现无论怎样调节试管的高度,都有部分海波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为使海波受热均匀,A同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直至海波全部处于水面以下;
(2)调整好装置后,A同学每隔一段时间读取并记录一次温度。如图乙,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根据记录的数据,A同学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3)实验过程中,判断海波熔化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4)结合实验现象和图像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5)交流时,同组的B同学发现自己正确读数后,记录的数据与A同学不同,得到的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如下表所示。请结合两位同学的数据,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时间/min

0

1.5

3

4.5

6

温度/℃

40

47

48

50

55

7日内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在丹东宽甸的白鹭自然保护区里,夕阳下的白鹭在浅滩中嬉戏、觅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能看到白鹭说明白鹭是光源
B.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白鹭看到水里的“鱼”在鱼实际位置的下方
D.浅滩底部白鹭的“黑影”是光折射形成的像
7日内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