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1)在实验中,应首先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在______。某同学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接下来眼睛应在______侧(选填“凸透镜”或“光屏”)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实验中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减小实验误差”或“从大量数据归纳出普遍规律”);

(2)该同学接下来调整了蜡烛所在的位置,并按正确地操作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成实像),该同学测量并记下相应的焦距、物距u、像距v和成像的情况,记录数据如表:(f=10厘米)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成像的性质
14013.3缩小、倒立
23015缩小、倒立
32020等大、倒立
41822.5放大、倒立
51530放大、倒立
61343.3放大、倒立

老师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问题,请完成以下回答:
①根据1~6实验数据中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的性质,可得到的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______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②根据1~6实验数据,可得出物距、像距、成像大小变化规律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
③根据1~6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当物距______时,所成的的像是倒立的;
④根据1~6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当物距______时,所成的的像是等大的;
⑤若要以上的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该同学接下来应该______进行继续验证实验(选填“改变物体大小”或“改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2022-01-0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
______: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天平、______、烧杯、甲、乙两种不同液体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将表格中记录的数据画成图中的图像。
【实验结论】:
(1)分析图中的甲或乙直线上质量与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分析图中相同体积的甲、乙不同液体的质量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021-11-01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因强对流影响,松江今年出现冰雹天气,如图21所示。冰雹从高空下落,空气对冰雹的阻力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当阻力增大到和重力相等时,冰雹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高空下落后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及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球体编号123456
球体质量m (克)258555
球体半径r (厘米)0.50.50.51.02.52.0
球体的收尾速度v (米/秒)164064101.6

(1)实验中当2号球体下落速度为20米/秒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__________ 重力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分析比较编号为_________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 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球体从高空下落,收尾速度随球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3)分析比较编号为1、2和3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6号球体的收尾速度v6=__________ 米/秒。
2021-06-24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发现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会通过拉伸镜头的办法改变物距和像距从而使照片更大些,于是该小组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和刻度尺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和物距及像距之间的关系。已知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厘米和15厘米,发光体高均为5厘米,实验并记录测得的物距u、像距v和所成像的像高L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焦距   10厘米
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L(厘米)v和u的比值
112.060.025.05.0
215.030.010.02.0
318.022.56.31.3
420.020.05.01.0
530.015.02.50.5
635.014.02.00.4
740.013.31.60.3

表二:焦距   15厘米
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L(厘米)v和u的比值
820.060.015.03.0
925.037.57.51.5
1027.033.86.51.3
1130.030.05.01.0
1235.026.33.90.8
1340.024.03.00.6
1445.022.52.50.5

①分析比较表中vuL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8与10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__________像距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等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
c)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与6与7或12与13与14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且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vuL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随__________的增大而减小。
③该小组同学为了进一步得到Lvu的关系,计算了vu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分析Lvu的关系的比值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Lvu的关系的比值成_________
2021-05-11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5 . 某兴趣小组发现:体积大的物体,质量都比较大。为了探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分工完成各自的实验。
A组同学完成“探究铝块质量与铝块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1)将铝块放置在电子天平上,测量该铝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3)将该铝块浸没在水中,记录铝块和水的总体积V2
(4)使用大小不同的铝块,重复步骤(1)、(2)、(3),记录的数据如表(三)。
表(三)
实验序号铝块的质量m(克)水的体积V1(厘米3铝块和水的总体积V2(厘米3铝块的体积V3(厘米3
(1)261020
(2)541030
(3)801040
B组同学完成“探究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四)
表(四)
实验序号水的质量m(克)水的体积V(厘米3
(4)9.910
(5)19.920
(6)30.130
①请将表(三)中“铝块的体积”一栏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三)、表(四)中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③为了进一步得到“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用m-V坐标系中各点表示表(三)、表(四)的数据,如图所示,其中图线______是表示“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间关系”的图线(选填“a”或“b”);
④分析比较图中的图线a或图线b,可得的结论是:______;分析比较图中的图线a和图线b,可得的结论是:______
2021-07-07更新 | 641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