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等效替代和控制变量等方法。下列实验中采用等效替代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C.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
D.模拟泥石流的形成
2 . 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刻度尺B.量筒C. 温度计D.秒表
2022-06-27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同为地球的两极,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原因是:南极冰川众多,白色的冰雪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2022-06-27更新 | 7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4 . 2022年4月16日,“天宫一号”的三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烧蚀材料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舱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保障了宇航员和设备的安全。
2022-06-27更新 | 88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021-06-27更新 | 2644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6 . 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B.C.D.
2021-06-23更新 | 193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卷物理试题
7 . 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2021-06-17更新 | 321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学试卷物理试题
8 . 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______(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______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
2021-06-17更新 | 173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物理试题
9 .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10 .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2019-06-30更新 | 1791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