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小科同学利用光具座等器材(如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并将结果绘制成图乙。

(1)根据乙图,当物距为37.5cm时的像距为 ________cm。
(2)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的像会偏离光屏中心,下列哪些操作方法可以让像重新居中:________
A.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上移动                       B.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下移动
C.将凸透镜适当往上移动                           D.将凸透镜适当往下移动
E.将光屏适当往上移动                              F.将光屏适当往下移动
(3)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制成“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如图丙),一体机内成像部分结构和原理可简化为图丁,要使一体机中的像变大,a大小应如何变化:________a表示镜头到人的距离,b表示镜头到像的距离),此时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
A.是实像                            B.是虚像                                 C.放大的
D.缩小的                            E.正立的                                 F.倒立的
(4)为了确认该凸透镜的焦距,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索,他将镜面垂直于阳光,在凸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根据透镜中心与白纸的间距s与对应的同规格白纸被引燃的时间t,绘制了图线戊。由图可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厘米。
2022-08-0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小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_____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___________(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A.50~60cm
B.60~70cm
C.70~80cm
D.80~90cm
(4)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发光字母代替蜡烛,则下列字母不适合的是 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F   ②P   ③H   ④A   ⑤O
2022-06-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金制作了一个水透镜,测得透镜焦距为10cm,并用该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_____
(2)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cm刻度处,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40—50”或“大于50”)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将烛焰看成物体,水透镜看做晶状体,光屏看做视网膜。当向水透镜中注水(即增加晶状体的厚度),光屏(视网膜)上的像不清晰,则此时像的位置是在图中视网膜_____(选填“左侧”“右侧”或“上面”)。
2022-02-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
(4)若砝码生锈了,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2-01-19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产业集聚区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小江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
D.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2)小江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数圈数时由于粗心,数错了圈数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2022-01-19更新 | 47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产业集聚区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中。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
温度/℃420﹣2﹣4﹣6﹣6﹣6﹣6﹣6﹣8
状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__℃;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在此过程中混合液的内能________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2022-01-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产业集聚区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某商场夹娃娃机会使用特殊游戏币(塑料物品放入水中会浮于水面),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形。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紫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体积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在测量体积时他能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游戏币若干、量筒。
(1)请你帮小紫同学从下列序号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__
①记下水的体积V
②用细线将铁块与n个游戏币捆绑,并使其全部浸没,记下液面读数V1
③将装有适量的水的量筒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
④将铁块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适量的水中,记下液面读数V2
(2)一枚游戏币的体积V______ ;(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3)若细线的体积无法忽略,问测得的游戏币的体积比实际游戏币体积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2021-12-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十五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请回答以下问题: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是 ______
(3)小范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
Ⅰ.检查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
Ⅱ.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
Ⅲ.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
Ⅳ.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Ⅴ.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
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
2021-12-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十五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实验过程如下:
(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选择量筒;
(2)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4)______
(5)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______
2021-12-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采荷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小北的一串珍珠项链,有多颗珍珠遗失(如图1)。为了修复珍珠项链,小北需要向网店商家订购与原手串上相同规格的珍珠。为此,小北利用量筒测量了一颗珍珠的体积,如图2所示。

(1)请你仔细分析小北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
(2)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对小北的方案进行改进,写出测量一颗珍珠体积的具体实验步骤。(忽略珍珠穿线的孔隙的影响)(        )
2021-12-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