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
(2)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i______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图2中图线___________(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4)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原因是折射角___________入射角。(选填“>”“=”或“<")
2024-05-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科学(浙江卷)
2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当烛焰距凸透镜15厘米时,能成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3)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闻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仍然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024-05-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科学(浙江卷)
3 . 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如图甲,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EO,并找到反射光线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为了进一步证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将纸板如图乙折叠,在纸板ONF上_______看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2023-05-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小康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1和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1,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2,一直到蜡烛2与1的像完全重合。

(1)在寻找蜡烛1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选填“1”或“2”)这一侧观察。
(2)移去后面的蜡烛2,并在此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3)将蜡烛1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的像将_______玻璃板(填“远离”或“靠近”),移动蜡烛2的位置_____与蜡烛1的像再次完全重合(填“能”或“不能”)。
2023-05-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5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甲中凸透镜可用“”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物距用u表示,像距用v表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光路图:_____
(2)科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请说明教室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是大于还是小于1?_______并解释理由:_______
(3)小金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CD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像距v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丙图中的_____
2023-05-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6 . 近日《复仇者联盟》正在各大影院热映,吸引了大量观众。
(1)在我们在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坐在影院中各个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看到银幕上的影像,这属于光的_____反射现象。
(2)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放映机成像的原理,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时像的位置。当蜡烛在距透镜15cm~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
2023-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小科利用发光二极管镶嵌成字母“F”的白色方格纸板、凸透镜(未知焦距)、光具座完成“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科应该选择在_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完成该实验效果更佳;
(2)小科仅利用提供的上述器材测量了该凸透镜的焦距,请阐述其实验方法________
(3)当方格纸板、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小科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字母“F”的清晰的像。接下来,小科想到光路是可逆的,他想:若保持烛焰与光屏间的距离不变,还可以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若要得到该像,他应该怎么操作?__________
2023-05-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

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18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18

(1)完成此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
(2)图乙给出纸锥开始下落时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3)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9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所示),看到手指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下同)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看到房屋______(正立、倒立)______的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右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______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2023-02-09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小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探究时,在______(填“平面镜”或“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______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______面观察光屏,将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像。
2023-01-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