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7 道试题
1 . 3D打印机是一种可快速成型的机器,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添加打印丝材到打印头,加热至熔化后从喷头挤出细细的料丝,利用温度传感器可实现对打印喷头温度的精确测量。图甲为某3D打印机控制、工作电路原理图,工作电路中R是加热电阻;控制电路中,U1=9V,电磁铁的线圈电阻为40Ω,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100mA时,衔铁被吸下来。图乙为温度传感器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上端为N极
B.当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0Ω时,喷头的温度最高可达160℃
C.添加的打印丝材温度要求较高时,可适当向右调节R2的滑片
D.当衔铁被吸下时,3D打印机开始熔化打印丝材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为“行星传动示意图”,中心“太阳轮”的转动轴固定,其半径为R1,周围四个“行星轮”的转动轴固定,其半径均为R2,“齿圈”的半径为R3,其中R1=1.5R2ABC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边缘上的点,齿轮可绕所在转动轴转动,齿轮转动过程不打滑,转动过程中A点与C点的速度之比为 _________,当C点所在齿轮旋转2周,B点所在齿轮旋转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宜兴市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塞贝克效应

将导体(或半导体)A和B的两端相互紧密接触组成环路,若在两联结处保持不同温度,则在环路中将由于温度差而产生温差电压。这是法国科学家塞贝克1821年发现的,称之为“塞贝克效应”,这种由两种物理性质均匀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上述装置称为温差电偶(或热电偶),在环路中流过的电流称为温差电流。
当一对温差电偶的两联结处处于不同温度时,热电偶两端的温差电压就可作为电源。进一步研究发现:只要两结点处温度相等,则两结点间的温差电压也相等,与两结点之间导线的温度以及两结点间是否接入第三种金属C均无关。
某科技研究小组依据上述理论,制作了一个“蜡烛电厂”。如图甲,蜡烛电厂分为蜡烛、装置和用电器三个部分,其中装置部分有铁丝A(中间接入了灯泡和电流表)、铜丝B和水冷装置C,铁丝、铜丝的两端紧密相连,点燃蜡烛,小量程电流表指针偏转。科技小组对蜡烛电厂的发电输出功率与两端的温度差、接入电路用电器的电阻这两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

请根据短文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塞贝克效应”中,产生温差电压的原因是因为在环路中两联结处存在_______
(2)若对如图甲所示装置中铜丝B加热,观察发现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根据图像乙可以看出:电阻一定时,温差越大,“蜡烛电厂”输出功率_______;“蜡烛电厂”输出功率与接入电路用电器的电阻的关系是______
(4)根据塞贝克效应,选择合适的两种金属和电流表组成电路,对电流表的表盘刻度进行重新标注,就可以制成______(填测量工具)。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 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号首次海试2024年5月8日下午,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试航,顺利返回码头,福建舰是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其满载时的排水量为8×105t。
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了全球领先的电磁弹射装置,此装置主要由弹射器和磁场较强的电磁轨道组成,弹射器在电磁轨道上,并与舰载机的前轮连接。当弹射器内的导体通以强大电流时,就会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带动所搭载的舰载机向前运动,使舰载机被弹射飞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装置简易结构如图甲所示,空载的舰载机质量为10t,舰载机起飞时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相对于空气),因此需要建造较长的起飞跑道。电磁弹射轨道上舰载机的速度v与路程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了使福建舰海试成功,技术人员还在风洞中模拟了舰载机的升力F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舰载机满载时起飞的最低速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舰载机空载时起飞的最低速度;
(2)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舰载机离开航母后,航母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3)若航母静止在水面上,则空载的舰载机起飞需要至少_________m的电磁弹射轨道;
(4)若航母以54km/h的速度航行,为使空载的舰载机能够起飞,需要至少_________m的电磁弹射轨道。若所施加的牵引力始终为1×105N,电磁弹射装置的机械效率为50%,则该过程舰载机从相对静止到起飞消耗了至少_________J的电能;
(5)电磁弹射技术的优势之一是电磁弹射的弹射力度可以根据舰载机的类型不同进行调节,无论是轻型还是重型飞机,都能找到合适的弹射力度。如果你是电磁弹射器的设计师,请写出一种可以方便改变弹射器的弹射力度的方法: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模)物理试题
5 . 小硕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足够深的大烧杯、水、盐水、未知液体。

(1)图甲中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选用___________一些的较好;(填“薄”或“厚”)
(2)实验前,小硕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 形管两侧液面是否有高度差, 其目的是_______
(3)比较图乙中____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比较________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若将探头浸在未知液体中,探头位置如图丙所示。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 h=7.7cm,则 U 形管中红墨水产生的压强差为_______Pa。此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 kg/m³。(g取10N/kg,pm=1×103kg/m³)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四
6 . 如图所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述了当时战场兵临城下的景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光”中的铠甲是光源
B.“金鳞”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霜重”中的霜由水凝固形成
D.“声不起”是由于鼓声响度小
7日内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中考模拟预测卷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课上,小立选用一实心物块、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等进行探究。

(1)如图1,b中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
(2)分析图1______三次实验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图1a、d、e三次实验,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4)由图中数据可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c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小立还用一根长为20cm的吸管,在吸管的一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两端封闭起来自制密度计进行验证,如图2所示,其中H=14cm、h=12cm,该密度计测得某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此“密度计”相邻密度刻度线间距是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8 .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

(1)推进系统采用双轴和双轴以上多螺旋桨大功率推进装置,以______(选填“汽油机”或“柴油机”)为动力推进,热机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被压缩至一定程度后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该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具备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排水量达5600t,该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科考船在水面前进时,周围的小块浮冰会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船舶运动过的航道,科考船最大的亮点是可以同时搭载国产无人机等装备,操控无人机过程中,利用______来传递信息。
(3)科考船漂浮在水面时,水下4m处船体1cm²的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______(选填“0.4”“4”“40”或“400”)N。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船在静止状态下和以速度v行驶时,船底受到水的压强相差 (其中ρ为海水的密度,取 v为船的速度),科考船以6m/s与10m/s速度航行时水对船底某处的压强相差______Pa。
7日内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部分学校中考模拟第三次素养测评物理试题
9 . 作为2024年全国两会中强调的“新质生产力”之一的氢能,发展势头迅猛。氢燃料电池汽车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它的工作原理是使氢或含氢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以产生电力,再以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行驶。如图是国产“氢能源”汽车,加氢3分钟续航可达一千公里,其部分参数如下表。当汽车启动或者低速行驶时由蓄电池组向驱动电机供电;当中速行驶或者蓄电池组电量过低时,氢燃料电池开始工作,既向驱动电机供电,同时又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氢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同时向驱动电机供电 。

汽车核载质量

2100kg

蓄电池最大容量

30kW·h

氢燃料电池效率

75%

蓄电池充电放电效率

80%

(1)蓄电池在充电时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2)某次测试中,核载质量的汽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28h, 消耗氢气1.6kg。假设氢能源发电时消耗的化学能与等质量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已知汽车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阻力为1000N, 蓄电池储电量由最大容量的40%增加到80%。(q=1.4×107J/kg)
①汽车在测试阶段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        )
②为了给蓄电池充电,氢燃料电池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是多少? (        )
③驱动电机的效率是多少? (        )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七模物理试题
10 . 成都地铁线路四通八达,地铁已成为成都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蒲同学每天乘坐地铁上学,他看到地铁站的扶梯没有人站在上面时扶梯运行缓慢,有人站上面扶梯会加速到正常运行。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小蒲尝试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来研究扶梯的工作原理。

(1)为了实现电梯无人时低功率运行,有人上扶梯时扶梯自动调整为正常运行模式,则当有人靠近雷达传感器R0时,R0的阻值应该 _______
(2)若只将图甲中控制电路的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扶梯入口处,这种设计将 _______实现扶梯上有人时正常运行,无人时便缓慢运行(选填“能”或“不能”);
(3)已知自动扶梯正常运行时的平均功率为11kW,扶梯缓慢运行时的功率为正常运行时平均功率的,扶梯每天凌晨6:00开机,晚上24:00停止运行,设扶梯每天载客正常运行时间为开机总时间的,则一部扶梯每天消耗电能为 _________
(4)通过观察,小蒲发现,上班高峰期扶梯上挤满了人,小蒲觉得电路中一定还有其他巧妙的设计,于是小蒲和他的小伙伴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你认为合理的是 _____
A.R3可能是压力传感器,且压力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大
B.R3可能是压力传感器,且压力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小
C.因为扶梯的速度不变,所以电动机的功率与扶梯上站的人的多少无关
D.为了提高雷达探测人群的灵敏度,可以将R2的滑片向右滑动适当距离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