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补给能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它能够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将电能充入汽车动力电池(以下简称电池)。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因而可实现快速充电。

设电池当前储能占充满状态储能的百分比为D。充电时,充电桩的充电功率P会随着电池的D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充电桩显示屏了解充电过程中的其他相关信息。现实际测试一个直流充电桩对某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假定测试中充电桩输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电池的储能。充电前,D为30%,充电桩显示屏中充电时长、充电度数、充电费用示数均为0。开始充电后,PD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方便计算,图像已作近似处理),充满后,立即停止充电。当D达到70%时充电桩显示屏的部分即时信息如下表。

充电电压(V)

充电电流(A)

充电时长(min)

充电度数(kWh)

充电费用(元)

400

45

24.0

28.80

(1)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故充电功率更___________
(2)在D从30%增至70%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大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当D为70%时,充电电流为___________A;
(3)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费单价不变,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费用为___________元;
(4)设D从70%增至80%所需时间为t1,从80%增至90%所需时间为t2,且t1t2=2:3,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总时长为___________min。
2022-06-27更新 | 434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热量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陈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像见下图甲和图乙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 ___________(选填“35%”、“40%”或“55%”)的防冻冷却液比较合适。请说说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___________
(3)某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6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多少?___________
2022-08-31更新 | 42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电技术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并通过增速机将转速提高,从而带动风机内的发电机发电,通过电缆输送到升压变压器提升电压后,再由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给用户,见图甲。
材料二: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某些物质在高于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内部的电子逸出而形成电流。图乙为某光伏发电系统简化电路图,当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可发电。发电后可向蓄电池充电,当夜晚来临时,蓄电池向用电器供电。

(1)风能属于 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风机中的发电机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进行发电的;
(2)光伏发电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再通过蓄电池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图乙中,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源是___________(选填“太阳能电池板”或“蓄电池”);
(3)小丽查阅资料得知,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约每平方米200W。若她家装了一块1.25m2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天光照8h,其产生的电能为___________J。这些能量相当于___________kg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不计能量损失,煤的热值(q=3×107J/kg)。
4 . 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智能汽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3所示。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
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______(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______%。
5 . 请阅读《彩云的形成》,并回答问题。

彩云的形成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抗击疫情的战场,让彩云之南和香城泉都并肩作战,缔结了云南人民的情谊。“云之南”“彩云之南”都是魅力云南的诗意别称。那么,你知道天上彩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海洋、植物的表面和土壤中都含有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都会变得越来越热,它们再也不能忍受炎热的时候,就变成水蒸气在空气的帮助下逃脱,它们会变得很轻,然后进入到天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气层。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温度越来越低,水蒸气就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逐渐增多并凝结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大气层的最底层,因为这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阳光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形成白云;当太阳光以一定角度照射云层,经过云层中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后,到达地面时,就会形成美丽迷人的彩云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 )
A.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B.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C.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D.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2)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等组成,其中部分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 _____ (填一个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___ 热。
(3)太阳光是白光,彩云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可以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__ ,如图所示,在屏幕最低端出现的是紫光,说明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如果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折射角最大的是 ____ (选填“红”或“紫”)光。
2020-07-24更新 | 1140次组卷 | 10卷引用:【万唯原创】2021陕西中考面对面物理讲册 第三部分 创新题型推荐 题型一 短文阅读题
6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如图所示,可燃冰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
可燃冰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其次是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此高压容易保证;最后是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在温度、压强、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就会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个标准大气压取1×105Pa,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c=4.2×103J/(kg·℃),甲烷的热值取4.2×107J/m3]
(1)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
(2)若要在0℃的海底生成可燃冰,海水的深度至少要_________m.
(3)如图所示,海底上有一块体积为100m3且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的可燃冰A,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______N.

(4)0.5m3的可燃冰分解后,其中的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标准大气压下,至少可以将质量为______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
2019-06-24更新 | 217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师大附中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有了水,万物才能生存。在一定条件下,水变换着自己的形态,从而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自然界中的缥缈的云、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雨、冰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液态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①______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②______成小水滴或③______成小水晶,被上升的热气流顶起,形成云,云随风飘荡,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化成水蒸气再变成小冰晶。当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无法托起时,它不得不降落。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或④______成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1)请将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2)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冰雹,其中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______
(3)水是万物生存的必需品,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
(4)请说明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 ______
2022-12-06更新 | 48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十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菲涅尔透镜

甲图中图1是平凸透镜的截面图,由光学知识可知,平行光由平凸透镜左侧垂直入射,在透镜中传播方向不变,只有经透镜另一侧曲面时才会发生偏折,并会聚于焦点。若在图2中将平凸透镜阴影部分去掉,保留图中曲面的白色部分并将其向左平移到透镜平面处,即为图3,这样的透镜叫做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一样,都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与平凸透镜相比,菲涅尔透镜减少了光在透镜中直线传播的部分,只保留透镜发生折射的曲面,在节省透镜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光在透镜中传播的光能损失。菲涅尔透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乙为手机闪光灯上用到的菲涅尔透镜,从上方俯视,它由数个同心圆纹路的玻璃组成。大型菲涅尔透镜是聚光太阳能系统中重要的光学部件之一,它能提高太阳能板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光能,如图丙所示,从上方垂直菲涅尔透镜的光束,在一半焦距处面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请回答:

(1)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对光都有 ___________(会聚/发散)作用。
(2)下面关于菲涅尔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菲涅尔透镜的手机,闪光灯部分可以做得更厚
B.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所用材料减少
C.菲涅尔透镜是由一圈圈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
D.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要损失更多的光能
(3)不考虑光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题中图丙所示,一太阳能板置于菲涅尔透镜下方的一半焦距处,则与不放置菲涅尔透镜相比,太阳能板受光部分单位面积上的光能提高约为原来的 ___________倍。为了更好地接受太阳能,太阳能板受光面应涂上 ___________(黑色/白色)。
(4)如图丁所示,FOOˊ分别是菲涅尔透镜的焦点和主光轴,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的光路___________

(5)将菲涅尔透镜放置在阳光下从而将光集中在太阳能板上,为保证最佳的聚光效果,图中,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023-01-02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科素养调研物理试卷
9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夸父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设计寿命4年,运行在距离地面约720千米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夸父一号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科学目标瞄准“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首次在同一颗卫星上实现太阳高能成像和大气不同层次变化的同时观测,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
   
(1)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___(选填“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降低____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被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会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火箭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箭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箭体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升华而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保证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4)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节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____
10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电加热眼罩

近几年,近视眼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有效保护眼睛,降低近视率,目前市场上推出一款电加热眼罩(如图甲),对缓解眼疲劳有一定效果,电加热眼罩是在绝缘的聚酯薄膜表面有序排列10根一样的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PTC加热丝,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以饮酸钡为主,渗入多种物质后加工而成。电加热眼罩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PTC加热丝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由6V的锂电池供电。每根PTC加热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温度达到40℃时,PTC加热丝的发热功率等于散热功率(即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相等)温度保持不变,实现智能控温。

   

(1)PTC是______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
(2)如图乙所示的加热电路,PTC加热丝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联,正常工作时金属导线中AB处电流分别为IAIB,则IA___________IB(填选“<”、“=”或“>”);
(3)将眼罩加热电路开关闭合,其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可能的选项是___________

   

(4)每根PTC加热丝的最大发热功率为___________W,当温度为40℃时,通电10min,每根PTC加热丝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_J。
2023-05-29更新 | 25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