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24 道试题
1 . 如图-1所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

(1)水从小孔射出是因为水对瓶的侧壁有______。小明此时拧紧瓶盖,看到过了一会儿不再有水喷出,这是由于______的作用;
(2)活动过程中,小明对“水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如图-2所示,h表示小孔在水中的深度,v表示水流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H表示小孔到桌面的高度,s表示水流射程(小孔到水流落点的水平距离)。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当H一定时,sv的增大而增大。由于速度v不好测量,小明通过比较射程s的大小来判断v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是______法;
(3)小明将塑料瓶置于木块上,在塑料瓶的侧壁同一竖直直线的不同高度开三个同样的小孔abc,用胶带堵住三个小孔,往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记录hH。撕去胶带,同时测量并记录从三个小孔水平射出的水流射程s。实验中,小明更换高度不同的木块进行多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小孔

a

b

c

a

b

c

a

b

c

h/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H/cm

30

20

10

40

30

20

50

40

30

s/cm

35

41

35

40

49

50

45

58

59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随小孔距桌面的高度H增大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通过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_的三组数据,可以得出:小孔到桌面的高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随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增大。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小明再分别用食盐水和酒精替换水进行实验,目的是探究液体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v是否与______有关。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初中结对帮扶学校九年级摸底考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2 . 小明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时,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的薄膜鼓起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有关;
(3)图乙中,2号管和4号管中水柱的总长度相同,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
(4)图丙中,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相等。6号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为_____Pa。
今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35校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3 . 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3)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_______的压强(选填“向上”或“向下”)。
(1)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_______(“变小”、“不变”或“变大”);
(2)若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位置处(ρ煤油ρ),最终橡皮薄膜变平吗?答: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依据: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花都校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某小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实验中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汕头市澄海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王强同学使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

(1)通过观察比较甲、乙、丙三个图所做的实验,可知王强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要探究这个问题,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做甲、乙、丙三个图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其中显示高度差最大的压强计是__________
A.装酒精的  B.装水的  C.装水银的
(3)王强同学如果还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观察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小婷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U形管接头处加装了一个“三通接头”,如图甲所示。

(1)U形管与探头连接时,阀门K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以确保U形管内的水面相平:组装完成后,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
(2)比较图乙与图丙两图,可得出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比较图丙与丁两图,还可初步得出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3)若需通过图丁和戊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图戊中的探头向__________移动适当的距离;
(4)小婷发现探头所处深度较浅时,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水更换成密度更__________的液体以方便读数。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8 . 小南利用生活器材自制了薄壁实验箱来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实验箱分为内箱A与外箱B,内箱A固定在外箱B的内侧,内箱A下部有一圆形孔C,并在圆孔C上蒙上了一层橡皮膜,此时橡皮膜是平的。
②先在A箱中不断加水,实验现象如图乙、丙所示。
③然后在B箱中加入一定量盐水,盐水和水的液面相平,实验现象如图丁所示。

(1)圆孔C上蒙上了一层橡皮膜,是因为橡皮膜具有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更容易发生形变;实验中,小南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程度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______(写出实验名称即可)。
(2)由图乙、丙现象可以得出:水电站拦河大坝应设计成______(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3)由图丁现象可知,在深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若此时想要橡皮膜恢复原状,则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
(4)小南还利用薄壁实验箱测量出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戊所示,在A箱中加入水,在B箱中加入某未知液体,使橡皮膜变平,用刻度尺测得此时,则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图A中U形管压强计在使用前,需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同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检查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2)小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B、C、D、E所示:
①比较图B、C,小明想要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
②保持图C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如图D、E所示,根据图C、D、E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3)为了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在图E实验的基础上,应采取的做法是:从烧杯中抽出一部分水,再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使液面______,观察并比较两次实验中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4)实验后,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F所示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清水和浓盐水。同学小红根据橡皮膜的弯曲方向判断右侧液体为浓盐水,请你分析小红的判断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10 . 小明做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

(1)图甲(a)中,小明将一个塑料瓶去底,在瓶底扎上橡皮膜.如图甲(b)小明向瓶中缓慢注水,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小明认为同种液体的质量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他的看法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明又用图乙继续探究,隔板在容器的中央.他向隔板左侧倒水,发现橡皮膜向右侧凸起,这说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__有压强。他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丙所示,则__________;若在隔板的M点处也安装一橡皮膜,则此橡皮膜将__________(选填“保持原状”、“向右侧凸起”或“向左侧凸起”)。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