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
B.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之差等于0.1N
C.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D.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3
2022-06-23更新 | 363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11 浮力
2 . 洗水果时,发现芒果比油桃大,放入水中后芒果沉底、油桃漂浮,如图甲所示。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浮芒___________F浮桃;用天平正确测量油桃的质量,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油桃的质量是___________g;芒果的体积一定___________(>/</=)82.4cm3
2022-06-21更新 | 2659次组卷 | 13卷引用:【专题】三年(2020-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6 质量和密度
3 . 一个边长为10cm,重为8N的正方体木块轻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有露出水面(如图甲),已知ρ=1×103kg/m3求:
(1)木块所受的浮力;
(2)木块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3)若在木块上放一砝码使得木块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如图乙),则砝码的重为多少牛?

2022-06-21更新 | 335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11 浮力
4 . 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质量为3万吨,于2022年3月15日被顺利装上驳船运往珠江口盆地海域。驳船因载有“海基一号”而多排开海水的质量(  )
A.等于3万吨B.大于3万吨
C.小于3万吨D.都有可能
2022-06-21更新 | 227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11 浮力
5 . 体积相同的实心物块甲和乙,它们分别挂在一根轻质不等臂杠杆AOB的左右两端,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已知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2,则AOOB=___________,若将甲、乙如图所示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___________端将下降。(选填“A”或“B”)
2022-06-20更新 | 155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12 简单机械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体积约为,总质量约为2.6t,内部上层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随着高度升高,通过排出下面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通过与地面锚泊设备连接的系揽进行升空和驻空,通过系揽里的两根电线给整个载荷供电。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助力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1)“极目一号”上升的平均速度______人正常行走的速度;
(2)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通过反射太阳光中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
(3)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写出一种即可)______
(4)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______N;(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为g取10N/kg)
(5)浮空艇内的氦气密度______艇外空气密度,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______
(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采取的最佳办法是______

2022-06-20更新 | 201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三年(2020-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10 压强和浮力
7 . 一枚重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B.
C.D.
2022-06-18更新 | 908次组卷 | 25卷引用: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微专题(江苏专用) 考点15 浮力及其应用(考点专练)
8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水塔水位监测装置,图甲是该装置的部分简化模型,轻质硬杆AB能绕O点无摩擦转动,AOOB=2∶3,物体N是一个不吸水的柱体,打开阀门,假定水的流量相同,物体M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p与水流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t2时刻装置自动报警,t3时刻塔内水流完,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正方体M的密度为6×103kg/m3,棱长为0.1m,悬挂物体M、N的轻质细绳不可伸长,g取10N/kg,ρ=1.0×103kg/m3,单位时间内水通过阀门处管道横截面的体积为水的流量,求:
(1)物体M的重力大小;
(2)t1时刻杠杆A端所受拉力大小;
(3)物体N的密度。

2022-06-16更新 | 434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12 简单机械
9 . 在物理课外拓展活动中,力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甲的探究。用细线P将A、B两个不吸水的长方体连接起来,再用细线Q将A、B两物体悬挂放入圆柱形容器中,初始时B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零。从t=0时开始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水始终未滋出),细线Q的拉力F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物体的底面积SA=SB=100cm2,细线P、Q不可伸长,细线P长l=8cm,取g=10N/kg,ρ=1.0×103kg/m3。求:
(1)t=10s时,B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2)每秒向容器内注入水的体积(单位用cm3);
(3)当FQ=3N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022-06-16更新 | 216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重难点24 力学、压强、功与机械能、电学、电磁学图像
10 . 一个底面积S1=0.01m2的不吸水的圆柱体用细线拴在容器底部,长方体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2=0.1m2,水面与圆柱体上表面恰好相平,如图甲所示,现将水缓慢放出,圆柱体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着容器中水的深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ρ=1.0×l03kg/m3g=10N/kg。
(1)由图像分析,水的深度为h1h2h3中哪一个时,绳子的拉力恰好变为0?
(2)求圆柱体的重力G和密度ρ
(3)若不将水放出,只剪断细线,圆柱体静止后,与剪断细线前相比,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减少了多少?

2022-06-16更新 | 27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中考【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重难点24 力学、压强、功与机械能、电学、电磁学图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