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2020年5月5日18时,作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家族的新成员,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顺利发射升空,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于5月8日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如图甲所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船主要对高速返回防热、控制和群伞回收等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并在后续飞船中进行改进。
试验船全长8.8米,直径最大处约4.5米,发射质量21.6吨。
新一代载人飞船如果从月球或更远的深空返回时,将面临比神舟飞船更高的热流,返回舱表面温度将接近3000摄氏度,其承受高温的时间也更长。为了抵挡住这样的高温,研究人员给返回舱穿了两件“衣服”:“内衣”相当于“墙壁”的作用:“外衣”是耐烧蚀的新型轻质防热材料,这种新材料在质量减轻的基础上,防热效率比神舟飞船更高。
试验船的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达指定高度后,2具减速伞和3个主伞依次打开,成功将返回舱的速度从“飞机飞行速度”降为“汽车市区行驶速度”。为了实现重复使用,采用无损着陆,以往使用的缓冲发动机换成了着陆气囊(图乙所示)。如果落水的话,缓冲气囊本身还起到漂浮的作用。
   
(1)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试验任务主要是 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打开减速伞和主伞后,成功将返回舱的速度从“飞机飞行速度”降为“汽车市区行驶速度”。根据这样的描述,可知返回舱打开减速伞和主伞后受到的向上的力之和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返回舱和伞的总重力;
(3)返回舱着陆时,缓冲气囊受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返回舱动能转化为缓冲气囊的 ______能;
(4)如果返回舱落水,缓冲气囊还可以起到漂浮的作用。请你估算此时返回舱受到的浮力大小。(          )
2023-07-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2 . 阅读以下材料

荧惑巳至,求索无疆


火星,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荧惑”,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火星表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约为3.7N/kg。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平均大气压强约为700Pa。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非常干燥,南北极有以固态的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冰盖。
“天问一号”(该名源于屈原的《天问》),是负责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组成。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历近10个月奔波,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实现分离,成功软着陆于火星表面,如图甲;环绕器则于两白后进入中继通信轨道(近火点265km、远火点12500km的椭圆轨道),如图乙,为“祝融号”巡视器(火星车)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陆续传回图像数据。5月22日,“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回答以下问题
   
(1)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向后喷出,从而使火箭获得向前的推力,该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
(2)如图甲,着陆器四个“腿”上的“脚掌”比较宽大,这是为了 ______
(3)在火星上,水的沸点比地球上的沸点 ______,这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的原因之一;
(4)沿椭圆轨道运行时,环绕器受 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环绕器在大气层以外运行,不受火星大气的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当它从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环绕器的机械能 ______,速度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用图,分别在地球、火星上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使它滑到同一水平长木板上的初速度相同,则小车在火星上滑行的距离比在地球上的 ______(选填“长”或“短” )。
   
2023-07-2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火星着陆2021年5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经历10个月的太空旅行后,携带其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还没有先例。
“绕”,指的是探测器经过10个月的长途飞行,抵达火星附近,之后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实现火星的远火点、近火点环绕探测,如图所示。
“落”,指的是探测器需在7分钟内将时速降至0,降落到火星表面,我国利用探月的技术积累,通过四个阶段来减速。第一阶段气动减速,给探测器来个急刹车;第二阶段降落伞减速,打开减速伞,使速度减至95m/s;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使速度减至3.6m/s;第四阶段着陆缓冲,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00m的高度,探测器悬停在空中,对火星表面进行观察,寻找合适的位置着陆。
“巡”,指的是当探测器到达火星后,放出巡视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为下一步探测打好基础。
(1)探测器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行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____
(2)探测器在降落伞减速阶段中,减速伞的面积做的非常大,这样做有什么好处?____
(3)探测器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00m的高度,悬停在空中,此时,探测器所受合力______(填“为零”或“不为零”)。
   
2023-07-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深地一号”——向地下9472米挺进

5月1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跃进井钻机开钻,向设计深度9472米挺进,这一深度将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为我国从万米深地开采油气资源提供核心技术和装备储备。

          

如甲图所示,从泵机排出的高压钻井液沿箭头方向经过管道、空心钻杆等到达钻头,从钻头喷嘴喷出以清洗井底并携带岩屑,如泥浆般的钻井液再沿钻柱与井壁(或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向上流动,在到达地面后流入钻井液池AB处理后再进入钻井泵循环再用。钻井液流经的各种管件、设备构成了一整套钻井液循环系统。
技术人员用破岩比功反映钻头破岩性能。破岩比功指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机械能,其值越小越优良。如图乙描述了相同条件下,钻头分别选用平面齿和斧形齿的破岩比功随岩石硬度变化的大致图像。图丙是钻头图片,M处是一排钻齿(钻齿的另一面是光滑面),N是钻井液喷嘴,O处是与钻杆相连的转动轴。
(1)岩屑到达地面后,主要将沉淀在___________A/B)钻井液池中;
(2)某钻头破岩工作时,破岩2m3消耗的机械能6×107J,则破岩比功为___________ J/m3
(3)相同条件下使用平面齿钻头破岩消耗的能量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斧形齿钻头;
(4)如图丁所示,与电动机相连的空心钻杆是套在下面一根空心钻杆中间的,为增加驱动力,带动下面钻杆转动且减小钻杆与外围摩擦,下面一根空心钻杆横截面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___
(5)如图丙,为了让钻头更好地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M处使用金刚石,钻头顺时针转动
B.M处使用金刚石,钻头逆时针转动
C.N处使用金刚石,钻头顺时针转动
D.N处使用金刚石,钻头逆时针转动
5 . 阅读(航天器着陆的“平安之花”),回答问题。

航天器着陆的“平安之花”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6时33分,一朵“红白伞花”(如图)缓缓降落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安全回家。
   
从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气安全着陆,需要经历四次刹车。第一次刹车是发动机点火反推,让飞船脱离运行轨道,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飞船以无动力状态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第二次刹车是在距离地面100km的时候,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强烈压缩周围的空气,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2000℃左右。第三次刹车则是在距离地面10km的时候,开始用降落伞减速,降落伞是用特殊的纺织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耐压性能良好,质量轻,薄如蝉翼,但却非常结实,即使用全身力气也无法把它撕破。第四次刹车是快到地面时,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瞬间点火,最终把最后的一点速度也抵消掉,返回舱安全着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神舟十五号返回情况来看,目前只能通过两种可控的方法来给返回舱减速,一种是______,另一种则是反推装置;
(2)返回舱在第三次刹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字母);
A.返回舱的动能增大              B.返回舱的重力势能不变
C.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             D.返回舱的机械能不变
(3)制作降落众的特殊材料还可以制作成防弹衣,这是利用了该材料的______特点;
(4)返回舱在第二次刹车过程中,返回舱强烈压缩周围的空气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为了减轻这一现象,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2023-07-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6月23日上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9时43分,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巨响,高温高压燃气从火箭尾部喷出,腾空而起的长征火箭拖曳着耀眼的尾焰,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飞向太空。约3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从2000年10月至今,我国共组织44次北斗发射任务,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4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率达100%。

最后发射的这颗卫星属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它时时刻刻“高照”祖国,在导航、通信、电力、金融、测绘交通等领域,为祖国发展建设默默奉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还有大量的中轨道卫星,它们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们小巧灵活,7天能绕地球跑13圈,以便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是北斗全球组网的主力队员。


   
(1)长征三号火箭加速升空时获得升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这个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2)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沿圆形轨道正常运行时相对于地面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时卫星______(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
(3)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中轨道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2023-07-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具有定位和授时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与互联网、移动通信已成为21世纪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大技术之一,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其中空间段由分布在不同轨道的14颗卫星组成,即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北斗”区域性导航卫星星座。到2020年,在全球性无源卫星导航系统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呈现“四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的“北斗”是世界上首个集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为一体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些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发送短报文是“北斗”独有的一种重要功能,短短的120个字在很多时候是“救命”的法宝。通过GPS,用户只能知道“自己在哪”;但是通过“北斗”,用户还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哪”。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起来,很适用于交通运输、调度指挥、搜索营救等需要把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相结合的用户。
“北斗”的另一大特点是它与别的卫星导航系统之间具有兼容与互操作性。与GPS相比,“北斗”的首次定位速度和授时精度都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
(1)中国北斗的卫星导航系统,是靠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2)地球的卫星在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列举一项中国北斗的优势__________
2023-07-21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8 . 阅读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农具一桔槔


桔槔俗称“吊杆”、“称杆”,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如下图所示其上端的横长杆相当于硬棒,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相当于支点,横杆的一端用绳子与汲器(提水的容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挂一块很重的石头。当不提水时,横长杆的绑重石的一端位置较低,横长杆的汲器一端位置较高;当要提水时,人用力向下拉绳子使汲器下降到水面以下并让水流入汲器,与此同时另一端石头的位置则上升,当汲器装满水后,人缓缓放开绳子,通过另一端石头下降,就可将汲器提升。人这样汲水过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因而给人以轻松的感觉,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这种提水工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

(1)杠杆在生活及生产中无处不在,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距离。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时,桔棒的结构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汲器在露出水面之前上升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装满水的汲器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它的机械能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3-07-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1所示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轻便、节能、环保,充电一次可以行驶几十公里。只要将图中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但不会行驶。
                      
(1)这车钥匙实质相当于一个______ ,跨上自行车将右手把向后旋转,车子就能前进,并且向后旋转的角度越大,车速就越快,右手把实质相当于一个______
(2)图2是电动车的充电插口,内有金属插脚,在使用过程中绝不能拿硬币、手等去触碰;图3是电动车的局部电路图,其中控制器是指电动车利用蓄电池工作的所有用电器。如果硬币碰到充电插口的两个金属插脚,可能会造成______ (选填“蓄电池”、“控制器”或“充电插口”)损坏;如果人体触碰蓄电池两极,人______ (选填“有”或“无”)危险;
(3)如图4,电动车从B匀速爬坡到C的过程中,动能______ ,机械能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图5为电动车充电器过热保护的模拟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电阻箱,L为阻值不计的线圈。R2是热敏电阻,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6;
①若要适当调高保护电路工作的临界温度,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 (答出一种即可);
②保持R1阻值不变.闭合S、S1时,流过R1的电流为50mA;闭合S、断开S1时,通过R1的电流为20mA,R2的功率为0.072W,则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______ V。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宫空间站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将开启中国空间站迄今为止宇航员驻留时间最长的任务。为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航天员进行了“天宫”授课活动,由于太空中的空间站能够提供独特的“完全失重”环境(物体在空间站运动时等效于不受重力),可以更有利于演示一些实验现象。在直播中发现宇航员在用脚蹬天宫站的内壁时,其会向相反方向运动,用手拉住扶手可以让宇航员停下来,在上课时,王亚平向前抛出一个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发现“冰墩墩”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碰到空间站的舱壁后反弹回来如图甲所示,王亚平还做了下面有趣的实验,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按压进入水中,松手后发现乒乓球静止在按压位置如图乙所示。
在结束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后,航天员于2022年4月16日成功返回地面,此次返回是我国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其离地面10km后降落过程简化如下:返回舱在距离地面高度10km处,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返回舱减速降落,在离地面1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减速到2m/s左右的速度时抵达地面。

   

(1)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惯性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在地球表面的惯性,请从所给的材料中“王亚平向前抛出一个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发现“冰墩墩”向前匀速直线运动”这个现象能够直接反映出“力不是____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乒乓球没有上浮的原因是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B.乒乓球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差为零
(3)为了健身,航天员进行下面哪种方式的运动最合理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跳远B.跑步C.引体向,上D.拉弹簧拉力器
(4)返回舱返回地面需要考虑大气气流、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科学家因此制造了一个和返回舱相似的飞行器,模拟返回舱返回地面的情况,这是运用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5)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到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宇航员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