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和凝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与水资源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地表、海洋的水吸收太阳的热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品,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品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m3·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2)云中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__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3)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
(4)我国是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过冷水》,回答问题.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过冷水的状态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过冷水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水中缺少________,材料中提到的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请根据过冷水的定义,说出过热水是指________
(3)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雨凇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湖里的水在0℃以下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做些什么就可以使湖水冻结成冰?________(写出1条方案)。
2024-01-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铜器的“模”与“范”


方块汉字蕴含着极有韵味的中华文化,每个字都有出处,每个词皆有来历。“模范”这个词的起源几乎与中华文明史等同,其实“模”与“范”是不同的器具。
在古代铸造青铜器时,首先要塑一个实心的泥模,泥模上雕有花纹(如图A)。然后用这个泥模翻出泥质的外范,这个外范上面就有了花纹(如图B)。再将最初制作的实心泥模表面刮去一层作内范(如图C),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铸青铜器的厚度。内外范经过阴干、入窑焙烧两道工序,形成不易变形的陶范。将内外陶范合在一起,留出注入液体的浇口,外面用一层泥加固(如图D)。对陶范进行预热后,从浇口浇铸青铜熔液,待青铜熔液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一件青铜器就诞生了(如图E)。这种方法称为范铸法。

古人为了追求更为细致、精美的艺术效果,又发明了熔模法铸造青铜器。先以泥制作出内范,在其外部贴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制作的青铜器的形状,成为蜡模。外部再以泥填充加固,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质熔化,倒出后形成空腔。再向空腔内注入青铜熔液,待降温冷却后,打去填充的泥范,便可得到与蜡模相同的青铜器。1978年出土的云纹铜禁(如图所示)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通高28.8cm,器身长103cm,宽46cm,质量94.5kg,呈长方形,它就是用熔模法铸造而成的。
几千年来,模与范成为人们铸造钱币、器物的规范模具。今天,模范引申为值得学习与仿效的榜样。

(1)利用泥和蜡制作青铜器的模具,主要依据其材料的______等物理属性;
A.弹性       B.塑性       C.导热性       D.硬度
(2)要把铜等原材料倒入模具中,首先需要让原材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然后材料在模具中经______成型。
(3)制作云纹铜禁的蜡模至少需要多少kg的蜡质材料______?(铜禁为实心
2024-01-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智造“超薄玻璃”


中国蚌埠制造出最先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厚度只有0.12mm,比两张A4纸的厚度还要薄。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用浮法工艺生产超薄玻璃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窑炉、锡槽和退火,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要增加玻璃的强度,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锡槽中的锡熔化,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经过测试,这种超薄玻璃在受到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停到墙上的冲击力时仍完好无损。
(1)用浮法工艺生产超薄玻璃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窑炉、锡槽和______;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而加入的金属原料的熔点应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00℃;
(2)制成的超薄玻璃是晶体吗?______(填“是”或“不是”);
(3)这种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除了薄之外还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一点:______
2024-01-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活动反馈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阅读《神奇的金属镓》并回答问题。

神奇的金属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在大多数情况下,金属都是坚硬牢固的固态,如铜、铝等。但也有一些金属,在室温下处于液态,如水银。
金属镓是化学史上第一个先从理论预言,后在自然界中被发现验证的化学元素。它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6倍。它在常温下并不是液态,但会在手心里熔化。科学家找到了使它在常温下维持液态的方法——制成合金,比如,含25%铟的镓合金,在16℃时便会熔化。
金属镓的熔点虽然低,但是沸点却非常高,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要到2403℃才会沸腾,也就是说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金属镓一直是液态。相比之下,固态水银的熔点为-39℃,水银在360℃就沸腾了。
镓还有很神奇的性质。2015年3月,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人,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个液态金属机器人是用镓基金属(科学家以镓和其他金属结合的方式研制出的常温液态金属)制成的,可以自主“进食”和运动。当镓基金属被置于电解液中时,它以铝为“食物”,通过“摄入”铝获得能量,实现高速、高效的长时间运转。实验显示,直径约5mm的镓基金属液滴一秒钟爬行约5cm,一小片铝即可驱动其实现长达1个小时的持续运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文中信息,可以推测下列温度最接近镓的熔点的是______
A.50℃       B.30℃       C.-10℃
(2)文中提到的降低金属镓熔点的方法是______
(3)文中提到的直径约5mm的镓基金属液滴爬行1个小时的路程约______m;
(4)已知水银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13.6倍。1g金属镓的体积是1g水银的体积的______倍(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4-01-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6 . 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7 . 请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期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1)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______(选填“大”或“小”),熔点______(选填“高”或“低”);
(2)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空间站。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_____的;对接成功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______(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时,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航天员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中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A.凸透镜成像实验
B.测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实验
C.真空罩“闹钟”实验
D.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2024-01-19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神舟十号


如图甲是长征火箭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现场场景,火箭的总长度为58m,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图乙为监控系统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升空过程中带有比例标尺的位置照片,为使火管搭载的飞船更轻巧更坚硬,其外壳和部分零件由钢制改为钛铝合金。已知钛的熔点1725℃,沸点3260℃;铝的熔点660℃,沸点2467℃。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后以每小时绕地球运转,在此过程中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球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倒影”。神十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向着征服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1)在太空中聂海胜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说明声音______,但他能看到漆黑的夜空中悬挂的美丽地球,这是因为地球在______(选填“发出”或“反射”)光;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后,以神舟十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为______
(3)关于通过小水球看到女航天员王亚平“倒影”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B.该“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幻灯机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D.若王亚平远离水球,“倒影”会变小
(4)制作钛铝合金零件时采用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金属钛和铝先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零件形状重新结晶;
(5)某钛铝合金零件,用等质量钛铝制成,钛的密度为,铝的密度为钛密度的二分之一,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用比例数表示)。
2024-01-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学习了温度计相关知识后,小明收集到如下的信息: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

(1)以上信息说明:许多物体,在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下列何种状态的物质中___________   
A. 仅固体、液体        B. 仅液体、气体             C.仅固体、气体   D. 固体、液体、气体
(2)查阅资料发现: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程度不同,这可以用体膨系数β来表示,β在数值上等于温度上升或下降1℃时所引起体积的增大或减小量与原温度下体积之比。下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些固体、液体的熔点和接近室温时的体膨系数。
物质熔点/°C物质
7.2×10-5660酒精75×10-5
3.6×10-51300-1400甘油49×10-5
4.2×10-51083水银18×10-5
由表格看出:金属熔点越___________,体膨系数就越大; 一般来讲,液体体膨系数远比固体的体膨系数___________
(3)小明联想到水泥路面上被切割出一条条缝隙,结合探究热胀冷缩得到的信息,明白了缝隙是防止水泥路面在___________ (填“夏天”或“冬天”)由于体积变大而损坏;
(4)现代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你认为能把钢筋和混凝土结合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它们的体膨系数___________(填“大致相同”或“有较大差异”);
(5)制作精确温度计,要选择体膨系数较___________的液体。20℃、1cm³ 的酒精温度升高10℃时,体积约增大___________cm³。
2023-12-09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学与练( 苏科版)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5节 物质的物理属性
10 .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太空电梯

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喷出巨大光柱的行星发动机、无所不知的量子计算机、让人类实现“永生”的“数字生命计划”……不仅呈现了一幕幕宏大震撼的视觉奇观,“太空电梯”更是给人们展示了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建在非洲中部西海岸的加蓬,位于赤道线,最高处连接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站,可达 3.6 万公里。太空电梯的主体是连接太空站和地球发射平台的缆绳结构,可以用来将人和货物从地面运送到太空站。太空电梯的轿厢空间很大,可以容纳许多宇航员来回往返太空,从上电梯后到3.6万千米的高空要花去7天的时间。在返回地球时,为了应对穿越大气层的摩擦生热,电梯舱会在太空中注水,瞬间形成冰盾,把火焰融成冰。避免舱室与大气直接摩擦,节省返回成本。
石墨烯的发明,使建设“太空电梯”成为了可能。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
(1)以地球为参照物,太空站处于__________状态;
(2)制造“太空电梯”时,对其中的精密装置测量要求较高,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__________(选填“消除误差”、“减小误差”或“避免产生错误”),用超声波可以清洗这些精密零部件,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3)宇航员乘坐太空电梯匀速上升时运动状态__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4)“太空电梯”从地面到达3.6万公里的太空站,运行速度为__________km/h(保留到整数位);
(5)电梯舱会在太空中注水,瞬间形成冰盾,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这个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量;
(6)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请你提出一个具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