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和凝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与光的性质一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如图)。无人机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强,广泛应用在航拍领域、交通管理等方面。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
如下表是某款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风扇数量

4个

工作噪声

90dB

遥控距离

3000m

整机质量

800g

充电时间

200分钟

飞行时间

6~12分钟

(1)下列关于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无人机是利用超声波进行遥控的
B.该款无人机设备在工作时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伤
C.机上装载的红外相机可以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进行拍摄
D.无人机上面装有的高清摄像机,成像性质与投影仪工作原理一样
(2)相机拍摄地面图像时,降低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为了使照片清晰,还应将摄像机的镜头适当______(选填“前推”或“后缩”);
(3)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据报道,我国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2023-05-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在低于﹣10℃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0℃,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在0℃以上时,会使一部分雪熔化成水,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2月24日某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 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形成“雨夹雪”的原因是 _____
3 . 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蒸发,在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的空气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暖湿气流没有遇到冷空气,就不会下雨。所以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暖湿气流在形成云朵的过程中,要 ______(吸热/放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周围出现了“白气”,“白气”是 ______(选填室内或冰箱里)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
(3)人工降雨时播撒干冰,干冰的作用是 ______
2022-09-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与光的性质一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90~150千米,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
如图是热播节目《爸爸去哪了》航拍“无人机”。下表是本款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风扇数量4个工作噪声< 90dB
遥控距离3000m整机质量500g
充电时间200分钟飞行时间6-12分钟


(1)该无人机的质量大约相当于______只鸡蛋的质量,若无人机飞离地面10m高处,其质量为______kg;
(2)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地面相对于无人机随身携带的相机是______(选填“静止”、“上升”或“下降”)的;
(3)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______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据报道,我国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_成气体(选填物态变化),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2020-08-15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原来,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点直径只有0.01 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滚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云滴,云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的暖区就融化为水滴,下起雨来。
   有云未必就下雨,这是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称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撒播催化剂,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心存疑虑造成环境污染。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用干冰方法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
(2)上文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____________
(3)依据阅读材料,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
问题:______
解答:______
(4)面对缺水(包括环境污染造成的缺水),试说出一种易做到的改善缺水的办法______
2018-10-10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