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和凝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扬子晚报》2022年5月21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夏现冬景)。
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觉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
(1)氮气是通过 ___________的方式变成液氮贮存在罐车里的;
(2)“白烟”的成分是 ___________
(3)冰柱是水蒸气 ___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023-1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
(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m/s;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___________(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___________热量;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___________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3-09-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原来,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粒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为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小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飘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水滴,水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的暖区就熔化为水滴,便下起雨来。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为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称为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撒播催化剂,影响云的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心存疑虑。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因此利用碘化银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上面的文章内涉及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雷声知道将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023-09-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行之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夸父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设计寿命4年,运行在距离地面约720千米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夸父一号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科学目标瞄准“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首次在同一颗卫星上实现太阳高能成像和大气不同层次变化的同时观测,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
   
(1)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___(选填“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降低____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被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会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火箭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箭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箭体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升华而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保证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4)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节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减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      )或凝成小冰晶 (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      )
(2)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_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3)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023-06-28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三)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凝结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
(2)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
2023-06-02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韶关十三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场馆的曲面幕墙系统,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打造出象征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的“丝带”造型。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馆内拥有亚洲最大的冰面,面积达1.2 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2块多功能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

国家速滑馆制冰时,混凝土冰板层下方总长约为120km的管道内输入的是低温的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使混凝土冰板层的温度降低到零下十几摄氏度,通过洒水作业,水冻成厚度为几毫米的冰面,经过很多次这样的工序,厚度几十毫米的冰面才能冻结成功。冰面温差被控制在0.5℃以内,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

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环保性最好的冷媒之一,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同时,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冷热综合利用能效比较高,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环保、节能型场馆。


(1)制冰时,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的原因是液态的二氧化碳______
(2)制冰的基础物质是水,水变成冰属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等。如图所示,当在舞台上喷撒干冰时,可以营造舞台上“云雾”缭绕的仙境效果,请你简述舞台上“云雾”形成的原因______
   
2023-05-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与光的性质一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如图)。无人机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强,广泛应用在航拍领域、交通管理等方面。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
如下表是某款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风扇数量

4个

工作噪声

90dB

遥控距离

3000m

整机质量

800g

充电时间

200分钟

飞行时间

6~12分钟

(1)下列关于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无人机是利用超声波进行遥控的
B.该款无人机设备在工作时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伤
C.机上装载的红外相机可以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进行拍摄
D.无人机上面装有的高清摄像机,成像性质与投影仪工作原理一样
(2)相机拍摄地面图像时,降低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为了使照片清晰,还应将摄像机的镜头适当______(选填“前推”或“后缩”);
(3)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据报道,我国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2023-05-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月6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Ⅰ”首飞成功,它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能力、大气数据采集能力、增雨催化剂播撒能力。甘霖﹣Ⅰ人工影响天气项目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也是世界首创,是人工增雨(雪)工作的里程碑,标志着无人机在人工增雨(雪)工作中的技术和手段实现了突破,如图甲,无人机实施人工增雨雪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喷”入“冷云”,干冰会很快直接①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促使“冷云”里的水蒸气②成较大的雪花降落下来,如果地面气温较高,雪降落过程中边熔化边碰撞合并为水滴,最终成为降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无人机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流速大的地方______从而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2)请在文中①②两空填上物态变化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3)飞机利用测距传感器来判断离地高度,若某测距传感器的阻值R1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丙是检测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要使高度表(实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能随飞行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度表应选用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且安装在______(选填“1”、“2”或“3”)位置,因为高度的增加导致R1阻值增大,R0两端的电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023-05-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阅读《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90°,辐射强度最大。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_________
(2)“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3)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夏至  B.白露
C.大雪  D.霜降
(4)根据文章,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是气温逐渐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固现象
B.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C.谷雨节气是按照物候现象进行分类的
D.从白露、寒露到霜降三个节气反映的气温依次升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