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下列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熔化B.夏天,大雾弥漫——汽化
C.深秋,霜打枝头——凝固D.冬天,冰封江面——凝华
2022-06-23更新 | 109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D.大寒,滴水成冰
2022-06-21更新 | 465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物理结课考试题
3 . 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2022-06-19更新 | 790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4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天水面结冰是凝固现象B.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现象
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升华现象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感到凉快是液化现象
2022-06-17更新 | 157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我国古代人民在冶金过程中,学会了通过观察“火候”定性判断温度高低的方法,《考工记》中记载了观察火焰的颜色以判断冶炼进程:“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这一方法沿用至今,这种利用视觉的观察判断以鉴定冶炼情况的操作,称为“看火操作”;部分金属工件的锻造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即金属在炉火中充分煅烧后迅速放入水中冷却,此时会在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炼钢工人凭借炉口的火焰颜色变化情况可判断炉内的温度
B.冶炼时金属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之为熔化,此过程不断吸收热量
C.冶炼时金属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之为熔化,熔化过程温度一直升高
D.“淬火”时水面上产生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2022-06-13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6 . 将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排尽后“粘”在光滑的墙上,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
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C.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2022-06-12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河东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关于从图像中获得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持续吸热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
2022-06-12更新 | 4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河东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8 . 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
A.屋檐下的冰凌B.窗玻璃上的冰花
C.旷野上的白雾D.植物上的露珠
9 . “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下列物态变化与霜形成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B.薄雾飘渺C.露珠晶莹D.雾凇簇簇
2022-06-01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消毒时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  )
A.液化时放热B.凝华时放热
C.汽化时吸热D.熔化时吸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